華西街美食都是古老美味,這裡是台北第一家觀光夜市,知名店家都有幾十年歷史,其中3家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本文分享相關體驗以及怎麼去資訊。
目錄
Toggle一、最有歷史的夜市
台北市夜市非常多,要說具有歷史特色,除了也是很有地方淵源的寧夏夜市,最有名的就是這篇文章主題:華西街夜市,論資排輩可是第一家觀光夜市,這應該是跟它臨近多年來香火鼎盛的艋胛龍山寺有關,早期這裡相當熱鬧,以殺蛇表演喝蛇湯吃鱉肉聞名,號稱「蛇街」,許多外國觀光客都喜歡到這裡逛逛看看,也正因為這份歷史淵源,很多華西街店家都是經營好幾十年了。
這裡有3間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美食,分別是小王煮瓜、源芳刈包、昶鴻麵店,本篇文章重點介紹其中兩家,也有其他美食和遊玩體驗的分享。


二、小王煮瓜滷肉飯
小王煮瓜從1975年開始,從原本的小攤販「小王清湯瓜仔肉」,如今傳承到第二代改名為「小王煮瓜」,並發展成如今的必比登名店面,可以說是華西街的驕傲。
招牌黑金滷肉飯,乍看之下肉不是很多,吃了一口就會完全瞭解,猪肉跟白飯已是絕佳配比,肉不宜太多,飯不宜太少,多一點少一點都是失衡。因為肉的份量不在多,濃度和細膩才是重點。輕輕咬一口,濃郁醬汁滿溢出來,到底這豬肉是在醬油缸裡浸泡了多久,才能有如此的滋味,一小塊肉足以拌一大口飯。雖然店家也有油豆腐、青菜等配料,但紮紮實實地只要一小碗滷肉飯,足以飽餐一頓,如同店家所說,酒客宵夜,工人早餐,五十年來都是這一碗飯,和台北前三名麵線中的東發號蚵仔麵線相同,都是靠一項招牌就能屹立多年。
小菜真要點,而且限定只能選一樣,那就是另一項店家招牌:清湯瓜仔肉。
滷肉飯臺灣到處都有,店家憑著一塊真本事滷肉,硬是把它做到了米其林推薦。清湯瓜仔肉則是完全相反路線,很少出現在這一類店家菜單裡的食材,店家同樣靠著真本事,硬是把它做到了客人讚不絕口,成為店裡的兩大招牌之一。
老實說湯裡面沒幾塊瓜,湯頭卻是滿滿的醬瓜甘甜,於是光喝湯不吃瓜也是滿足。其實湯裡面的肉羹才是主角,黑金滷肉飯的小塊肉倘若不滿足,整碗湯好幾塊大肉羹絕對誠意十足,肉羹如同香菇般富有嚼勁,贊贊小屋把湯都喝完了,覺得比珍珠奶茶好喝,天然有滋味又營養。


三、米其林源芳刈包
源芳刈包在華西街的招牌超過60年了,連續3年獲得《米其林指南》星級推薦,第一天8點多收攤了,第二天7點多終於能夠坐下來品嚐。
刈包可以簡單說就是饅頭夾肉,用到了最平凡的食材:饅頭、五花肉、青蔥、花生粉,但是和旁邊的小王煮瓜和饒河街夜市的冰火波蘿麵包一樣,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是美味真功夫。
掛包軟嫩不爛,薄薄一片五花肉,配合白刈包同樣酥軟融為一體,兩樣同是足以飽腹的主食,酸菜花生粉也是薄薄一層,時有時無,吃到時候是驚喜,沒吃到也無妨,濃妝淡抹交替反而增加用餐樂趣。
四神湯有濃厚醍醐味,清香中略帶藥酒息氣,表面上看不到豬肝豬腸,原以為份量稍嫌稀疏,撈起來原來是好料滿滿,每一小段都是獨特嚼勁與淡淡內臟滋味,湯料配比剛剛好,一小碗湯一人份,喝的過癮吃的暢快,果然值得米其林推薦。


贊贊小屋美食地圖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