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儀書院導覽帶你認識這座古蹟的特色,它是台灣最大規模書院,由來已經200年歷史,景點透過逗趣Q版公仔的介紹,可以快速融入古代教育和考試場景。
目錄
Toggle一、交通及開放時間
鳳儀書院的具體地址是高雄市鳳山區鳳明街62號,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和駁二藝術特區同樣是搭乘捷運,從鳳山站2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即可抵達,也可以從大東站2號出口出來,步行約8分鐘。南部地區可能習慣搭火車,坐到鳳山火車站再步行約十幾分鐘。其他地區的旅客大部份是搭乘高鐵,可在高雄左營站轉搭捷運前往。
景區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10:30至下午5:30,週一休館,與一般圖書館相同。票價部分一般民眾是66元,有老人票與兒童票的優惠,高雄市民平日可免費參觀,例假日則是收費39元。



二、鳳儀書院由來
清朝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爆發,當時高雄舊城的屏山書院毀損,事件平定後,縣城遷至鳳山地區作為新城。嘉慶年間,由官府與地方團體共同倡議設立鳳儀書院,於1814年建造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和蓮池潭一樣年代久遠。
到了光緒時期,隨著科舉制度日趨完善成熟,鳳儀書院發展到擁有37間房舍,包括照壁、頭門、講堂、廳事、學舍、講堂、試院、義倉、文昌祠、敬字亭等,不僅是學童唸書授課的地方,也是舉辦地方科舉考試的場所,曾經是全臺灣最大的教育書院。
日治時代後,科舉制度廢止,書院改為軍隊醫院與療養所等。龐大的建築群一度淪為大雜院,但是沒有經過大規模拆除,基本建築格局得以保留。到了民國74年,鳳儀書院被指定為三級古蹟,如今成為一個小而美、富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景點。



三、鳳儀書院導覽
走過200年歷史之後,鳳儀書院目前是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清代書院,佔地超過一千坪,前後縱深約一百公尺,作為內政部三級古蹟與高雄市定古蹟,它本身就是一面歷史的鏡子,也是鳳山地區發展的見證者。
整個書院分為幾個區塊,包括正門進來的接待區、講堂、最裡面的祭祀空間,左右兩側有簡單的宿舍小房間,最外圍則有作為考試場所的寺院。實際參觀後,或許會覺得面積沒有想像中大,例如和橋頭糖廠比起來規模差很多,但是雖然小,作為書院本身的功能仍然是非常完整。



四、鳳儀書院的特色
如前所述,鳳儀書院是擁有200年歷史的古蹟文物。通常這類景點可能顯得靜態沉悶,可能會像故宮博物院那樣較為嚴肅,但鳳儀書院的特色讓遊客一入場就眼睛一亮:門口前方重現清代人馬出行隊伍的Q版人像,不論大人小孩都會覺得有趣,這些人物穿著古裝、神情嚴肅,卻又帶著卡通化的趣味。
實際入內參觀後會發現,這些Q版人像遍佈書院各處,結合科舉考試主題,有人在搬石頭、耍刀槍、拉弓箭,模擬五科考試的場景;古代教室裡還有認真與不認真唸書的學生人偶。贊贊小屋參觀當日天氣不佳,照片中雨霧朦朧,但整體氛圍仍舊趣味橫生。



五、鳳儀書院介紹
雖然是清朝時期的文物,為了讓遊客能更有沉浸式體驗,鳳儀書院介紹自己的方式很特別,特別設置了一間變裝秀房間,一張模擬清代衙門的小桌子上,掛著「明鏡高懸」的匾額,桌上還有一頂紅色官帽,不過這官㡌是不能戴的,旁邊還有數件藍紫色的清朝官服,這是真的可以實際穿上拍,讓遊客化身清代大官拍照打卡,這是最好的到此一遊紀念。相較之下,同樣是以舊時代作為主題的四四南村,就比較沒有像這樣的體驗設計。
贊贊小屋沒有實際穿上,有觸摸衣料,發現其質地光滑,外觀頗似現代樣式夾克,雖然是仿製品,但外觀上也是有模有樣極。
如果是學生或者家中有考生,可以到參拜議事廳裡的文昌祠,現場有免費提供香火,有詳細說明參拜流程。而且還設有一個小箱子,可以把准考證影本投進去,為考生祈求文運,增添一份信心與祝福。



六、古代高普考科舉
科舉考試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 1300 多年,它可以說就是現在的高補考,因為在古代想要跨入官府的大門,在中央當個大官,或者是在地方當個行政小官,都是要透過科舉。
從隋唐發展到清代,成熟的科舉制度分為四個階段: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的童試又分成縣試、府試跟院試。當時的鳳儀書院是高雄區第一階段的縣試所在地,接下來的府試跟院試是在臺南府。通過童試之後是所謂的秀才,要再前往福建省城——福州,繼續下一個階段:鄉試。
在鳳儀書院內,除了跟南京夫子廟同樣展示了當時留下來的一些文物,還有展示當時有點驚人的考場:像是一個單人小間的考舍。每個考生都要在這個小小的隔間待上 9 天,考試在裡面,吃飯在裡面,睡覺也在裡面,看起來有些嚇人。相較之下,現代的全國聯考招生或者多元入學方案,雖然壓力也是很大,相較之下應該輕鬆許多。



七、鳳儀書院照壁功能
剛抵達鳳儀書院,最外圍牆上寫著「登雲路」三字,原本對應的另一面牆上有「步天衢」三字,可惜已經毀損了。由此可想見鳳儀書院昔日規模與對於科舉功名的重視,與現代人就學與求職的心境是如出一轍,總是希望能有所成就。
細看門牆下方,有一排白色磚窗,現代稱為「直櫺磚窗」,古代稱呼是「照壁」。這類以紅磚砌成、粉刷白色的牆體,常設於建築外圍,主要是起到視線遮擋和外圍裝飾的作用,也可以反射光線,讓內部更加明亮。古代有蠻多這一類的建築,最著名的是臺北孔廟的萬仞宮牆,而鳳儀書院的照壁上面書有「登雲路」,更是富有象徵意涵。所以如同廣州聖心大教堂一樣,鳳儀書院也是很具有建築特色的旅遊景點。



值得一遊的歷史文物
鳳儀書院是200多年的古蹟,也是臺灣最大的書院,仔細參觀之後,可能會覺得規模不如預期,但即使就算跟東林書院一樣面積不大,仍然會感受到維護單位非常細心規劃。除了最吸引眼球、適合拍照打卡、大人小孩都會喜歡的Q版玩偶之外,裡面還有真正保留下來的歷史文物,有詳細豐富的解說,有特別模擬的考試道具,還有非常生動的多媒體影片播放,因此很值得參觀,帶小孩子來很有教育意義,學生和考生來這裡會更有感覺。高雄市民平常的時候完全免費,值得到此一遊。
📍鳳儀書院附近景點
鳳山城隍廟&曹公廟
書院隔壁便是鳳山的信仰重鎮,城隍爺靜靜守著廟前香煙裊裊,雕樑畫棟間藏著舊時代的威儀。曹公廟後頭的平成砲臺,殘破得恰如其分,彷彿等著誰來與它對望。
東便門與東福橋
城牆邊的門與橋,是老鳳山的骨頭與血脈,腳踏在斑駁石磚上,彷彿能聽見前朝過客的低語,這些遺跡不說話,卻早已寫好了歷史。
黃埔新村
這眷村舊址,保留著歲月的斑痕與情感的餘燼。老眷舍換上咖啡香與手作溫柔,戰地的記憶與生活的浪漫,在這裡和解了。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濕地公園
鋼構與水影並存的空間,像一場靜默的表演。步行其間,風掠過耳邊,讓人誤以為自己也成了某齣現代劇裡的一角。
🍜 鳳儀書院附近美食
阿蘭麵店
四代相傳的麵鋪,沒有多說一句話,只用一碗老湯收買了人心。碗裡的麵條像命運,纏綿卻不糾結,香腸與關東煮如老戲骨,沉著地登場。
倆伯羊肉
煙霧與肉香混合的屋子裡,端出一碗熱湯,像是冬夜裡母親的手。蔥爆羊肉不是在招搖,它只是在對一段故事致敬。
Good Partner好夥伴咖啡
不在巴黎,卻能遇見一杯像小說裡走出來的拿鐵。舒芙蕾端上桌時,那皺褶像文人寫字時皺眉的樣子——鬆軟又帶點倔強。
林天生肉燥飯、鳳城牛肉麵、鳳邑麵線、李家肉圓
鳳山的夜,是靠這些小吃撐起來的。油煙裡藏著庶民的夢,肉燥飯與麵線,就像沒有出場機會的配角,卻總是在劇終時讓人落淚。
新貳拾壹食堂(鳳梨堂)
這裡的滷味不是為了討喜,而是像一封寫給青春的情書,有點辣、有點臭,卻教人難忘。夜裡人聲鼎沸,像場不肯落幕的青春派對。
贊贊小屋旅遊攻略指南:
日本東京旅遊、上海旅遊攻略、蘇州景點地圖、昆山古鎮、南京自由行攻略、杭州景點特色、台北住宿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