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結局可以理解為是兩個平行時空,一個黑暗沉淪,一個光明向上,本文推薦這部最有名韓國電影,分享觀影心得,簡介那1個藏在細節裡的隱喻。
目錄
Toggle一、最有名韓國電影
《寄生上流》是最有名的韓國電影,在題材上和《屍速列車》同樣具有開創性,它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系作品,當年同時贏得了第92屆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故事片獎。
除此之外,整個影史唯有兩部電影同時獲得法國坎城金棕櫚獎跟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終於時隔60年之後,《寄生上流》獲得了這份藝術成就與票房市場的雙重肯定。
簡單說來,導演兼編劇奉俊昊依照自己的成長經驗得到靈感,期間參考其他的影史經典作品,在心中醞釀多年這部電影逐漸成型,只花了七十幾天完成拍攝。本來想拍一部韓國演員講韓國話,給自己人看的一部本土小電影,但是內容涉及文明社會普遍存在的階級矛盾與衝突,自然跨越了語言跟地域的疆界,獲得國際級史無前例的成功。
本篇文章從不同角度介紹這部最值得推薦的韓國電影。

二、社會階級意象化
《寄生上流》和教父電影一樣角色眾多,各自有獨特個性跟人格特質,仔細區分是屬於三個家族,分別住在一間豪宅跟兩個地下室,整個故事主要發生在這三個密閉空間,大部分時間沒有陽光,甚至刻意以黑白影像呈現。依照情節的發展不斷切換場景,而隨著故事進行,這三個空間原本所代表的意義開始產生微妙變化。
前面提到突破語言和疆界的隔閡,《寄生上流》有個突出手法是將生活中的物體意象化。地上房子跟地下室是再普通不過的建築物,透過故事層層細膩的推進,在這部電影裡面建築物寓意著上跟下、明與暗,上層階級底層社會被空間結構清楚劃分,因為上下之間無可避免的你來我往,隱藏在人內心的尖銳情感突然間冒出來,劃出一道深刻嚇人的傷口。
導演奉俊昊同樣以物體意象化的方式闡述初始概念。他從韓國導演金綺泳經典作品《下女》和《蟲女》中得到啟發,房子裡垂直結構的樓梯劃定一條一條界線,寓意不同階級之間的力量,沒走好,摔下來,就會造成上下階級的衝突。於是每一個電影角色在走樓梯的場景,運鏡背後有著導演對於這部經典作品的深層思考。

三、石頭從上而下
如同電影裡小朋友畫的那幅抽象藝術畫,在這部充滿隱喻意象的作品中,每件物體人人有不同解讀,贊贊小屋自己比較有興趣的是那一塊石頭。
石頭跟先前提到的房子地下室一樣,它可以作為建築物一部分,同樣具有上跟下、明與暗兩種不同峽谷對立面作用,在電影裡隨著故事開展,不曾改變形狀重量的石頭,卻具有截然不同的象徵意義。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走一圈最有名的蘇州拙政園,石頭是走廊通道的石板路,是湖邊亭閣的底座,是園林造景的假山,甚至是一柱擎天的太湖綴雲峰,更可以單獨擺在收藏室成為稀世珍玩。
這樣的石頭本身沉甸甸的帶有階級意象。所謂園林,是官宦世家上層階級才會有的產物,對於底層社會而言,石頭就是路邊的石頭,不會是建築物,更不會是裝飾品。
這正是電影主角一家人對於那塊精美大石頭的最初看法。

四、轉折與黑暗沉淪
「他有錢還那麼善良。」
「不是,因為有錢才那麼善良,明白嗎?有錢人衣服都是熨平的,一切都被熨平了,錢就是那個熨斗。」
當年輕主角的大學朋友把外公的一塊大石頭送給他,電影毋須特別交代這位朋友背景,我們都知道是上流階級,唯有上面的人才會隆重其事贈予石頭。當地下室一家人完全無法理解這個荒謬禮物,只有主角感受到那塊石頭的重量和意義,當它從上層階級被送到了底層社會,代表階級流動可能性的一道曙光。
主角緊緊抓住這個機會。
地下室小混混偽裝成上流社會青年,落魄考生搖身一變貴族學院子弟,機會稍縱即逝,他前往豪宅應聘英語家教老師,走穩第一步樓梯,成功攀爬進上流社會的房子,接下來一步一步,把底層角落的地下室一家人都拉拔上來,古語云:「一人得道,鷄犬昇天」。
後來位於豪宅的另一間地下室被打開,三個家族的階級對立開始越界,磨擦,產生滲血的裂痕。如同另一部經典電影《周處除三害》,世界轉瞬間黑白莫辨。
洪水淹沒了地下室,當主角倉皇逃生之際,冒著生命風險都要抱著那塊石頭,他父親同樣完全無法理解,大概唯有主角能體會那份重量跟意義,如同他自己所說的囈語:「是它纏住了我。」
電影最後,主角終於把那塊石頭帶進上層社會的豪宅,一切是沉淪的開始。經過徹夜洪水災難的太深沉思考,石頭的某種終極指向不再是光明往上的樓梯,而是陰暗下墜的階梯。

五、寄生上流結局
「我現在誰都不相信,只相信熟人介紹,這樣的推薦鏈是最好的,該怎麼形容呢?信任鏈。」
那個洪水夜晚,主角著急問父親有何計畫,原來在那個時候,主角心中也有一套計畫。
他努力把石頭從豪宅二樓女兒房間帶到一樓廚房,接著再搬到豪宅地下室,準備殺死另外一位同樣寄生上流的寄生蟲。當時主角想必很信任這塊石頭,自己已經是主人了,擁有它所賦予的沉重力量,可以拿來殺死將絆倒自己光明人生和家族掙扎命運的阻礙。
後來故事的發展遠超出所有人預料,那塊石頭被從地下室又被搬到了上面豪宅,主角一度被自己珍藏的這塊石頭砸死。而到了《寄生上流》整部電影結局,主角終於有一個重見光明的計畫,底層社會究竟必須遵守社會既定規則,循規蹈矩,才能夠順著樓梯一步一步往上爬。
此時石頭在地下室抑或上面房子已不重要,主角不再需要這塊石頭,這是電影最後留給觀眾的光明結局。就跟《挪威的森林》一樣,在死亡接近了和帶走了之後,倖存者需要向上的勇氣。

六、演員詭異笑容
「搭地鐵的人都有一種特殊味道。」
「我已經好幾個世紀沒搭過地鐵了。」
精彩故事是畫作的框架,豐富意象是作品的原料,唯有演員精湛演出才能夠展現顏色與光澤。
這部電影得到這麼多獎項肯定,演員演技的部分不會有任何失分。光是從那位平常話不多、看來任勞任怨還任辭退的老管家,到最後雨中敲門終於露出了的詭異笑容可見一斑。原來是多年地下室陰暗秘密濡養出來的氣息,使得她擁有藏住一切秘密的能力,那秘密隨著雨中笑容突然併發出來。
一個笑容,是一部電影的精神,是演員深藏不露的戲底子。那笑容令人不寒而慄,陰冷溼暗的氣息仿佛不斷擴大,籠罩整個豪宅,最後從地下室滲透出來,整個電影劇情由此開始反轉。
衝突即將爆發,就跟《大逃殺》那間肅靜到令人窒息的教室氣氛,導演在最後爆發之前,精心安排了一場空間的戲。
寄生上流一家人躲在沙發床下,床上的人那兩個人開始撫摸彼此身體,那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空間。上面的人不知道下面的人躲藏著偷聽,無意間泄漏了上流階級對於底層社會的真實想法,赤裸裸的鄙夷最終為自己招致殺身之禍。外面有個天真的小孩,他也看不到房子裡沙發上和床下的人,但他是最初唯一看過豪宅地下室那個鬼魅一般的男人,而誰知道這個像鬼一樣的人也許也許正在偷聽,或者準備藉由燈光向上傳送摩斯密碼。

七、國民影帝宋康昊
論演技,整部電影最為出色的是作為父親的男主角,戲份最多,戲份最重。
這個角色表面上簡單,一事無成像個老痞子的無業遊民,但是從他毒氣彌漫中也要認真摺紙盒,後來當上豪宅主人沿路必須無差錯的司機,可以感受到他有迫於現實的卑微,也有身為一家之主的高度。而他於陽光下最後嚇壞所有觀眾的驚人場景,一切那麼突然,卻又是那麼情理之中,將《寄生上流》整部電影帶到戲劇衝突的最高潮。
看完之後仔細回想,導演對於這個角色賦予了很大的期待和任務,父親從頭到尾貫穿整個故事,起到了靈魂中樞的作用。
幾個經典場景的細膩詮釋,赤裸裸看到底層社會怎麼仰望世界,上面的世界又是如何鄙視底層社會,樓梯上的人懂得深藏不露,表面上不說,只有夜深人靜,夫妻床第之間耳鬢廝磨才會不經意說出口。
確實,從各個角度看來,社會大部分是和諧的,只要你不說,我不說,就算知道了,也不能說出口。
那幾句刺傷人最內心深處的話,終究被躲在下面的一家人全聽到了,當主角父親最後揮刀刺向豪宅主人,壓抑已久的情緒爆發,深沉隱忍的階級對立再也承受不住。在卑微、無奈、鄙視、憤怒之間,要能夠收放自如這麼多複雜情感,看似容易,卻是對於演員演技很大的考驗。演員宋康昊做到了,他讓這部電影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同時也為自己國民影帝的稱譽再下一城。

八、奉俊昊家教經驗
除了故事、意象、演員,這部最佳影片獎電影在很多小細節都是臻於完美,最後在此補充場景和配樂的部分。
電影場景主要是豪宅跟地下室,單純建築物建立起如同《移動迷宮》系列作品般的高牆意象。豪宅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有,沒有特別之處,主角一家人所住的地下室則是非常特殊。那個看起來雜亂汙臭、一家人卻住得很溫馨的陰暗空間,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建物,而是電影美術指導依照自己大學住過的半地下室經驗,憑空想像建立起的一個模型道具,後來連坎城影展的評審都相當驚訝,竟然是臨時搭建出來的佈景。
其實不僅美術指導從學生時代的生活經驗得到靈感,導演奉俊昊也是津津樂道自己曾經到花園別墅擔任私人家教的體驗。
原來,編劇導演美術指導融入了自己真實的生命體驗和感受,於是冷冰冰的地下室鮮明起來,貼近社會距離,這部電影有了人性的體溫。
配樂的部分,主要是使用跟電影內容剛好形成反差的古典音樂。當主角一家人扮演遊戲越玩越起勁,設計陷害那位對水蜜桃過敏的老管家,響起的配樂竟然是優雅古典音樂,那悠揚的小提琴的聲音引導著靜默畫面動起來,聽起來特別令人毛髮直立。
這些種種的小細節,每個地方都是可以輕輕帶過,可是全部絲毫不馬虎的堆疊融合,這部電影為何能夠如此成功,緣自於此。

本文章相關影片:

贊贊小屋電影心得分享:
台灣電影心得、香港電影大全、周星馳電影排名、宮崎駿電影全集、催淚愛情電影、大陸爆笑喜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