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氣電影心得:一步步往後退,絕不放棄的拔河

志氣電影改編自景美女中拔河隊獲得世界冠軍的新聞事件,劇情從南部鄉下女孩到台北唸書開始,深刻描述加入校隊訓練到出國比賽獲勝的勵志成長過程。

一、運動題材電影

《志氣》是一部運動題材的電影,這類型電影最好的開場白是一場真正比賽,這正是電影《志氣》一開始所呈現的序幕。在呈現比賽場景時,電影別出心裁地採用倒敘法,從教練口中說出去年就是輸給這個對手:「不要忘記是怎麼輸的」、「在哪裡跌倒,就要記得在哪裡站起來」。接著,在許多拍攝細節讓觀眾實實在在參與一場拔河比賽之後,參賽選手一語道出摻雜著許多汗水和淚水的心境:「所有的運動都是往前衝刺爭取勝利,只有拔河卻是要一步一步的往後退……」。

開場白這兩段話不僅為整部電影舖陳述事時序,帶出電影男女主角,更點出了電影《志氣》一以貫之的主題:運動員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退卻,只有永不言棄的志氣,方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同樣一段話,出自電影台詞和出自新聞事件有著截然不同的意涵,而兩者倘若能結合為一,會產生一股基於現實且超越現實的戲劇力。2010年以前,沒人料到臺灣一個以升學為主的景美女中,竟然一舉獲得世界拔河比賽冠軍。當這則新聞頭條橫空冒出,想必有一些運動員的心酸和志氣的故事等待著被挖掘。這則新聞本身足夠精彩,而將它拍成一部精彩電影看似容易,但可想見走出電影院的觀眾絕對會將電影和新聞兩相比較,太過或者太少都有可能招致評論留下遺憾,電影製作團隊扛載著跟出國比賽一樣不能輸的巨大壓力,而最後端出來的《志氣》這部電影,從開場白開始就沒有讓全台灣的觀眾失望。

志氣電影心得:一步步往後退,絕不放棄的拔河
M27b12

二、火車站阿嫲背景

電影故事正式開始於春英阿嫲在車站送她到台北唸書。

看著大螢幕上阿嫲苦口婆心的瘦弱背影,贊贊小屋心頭自然浮現二十年前的台南車站。當時贊贊小屋正要從南部到台北念大學,整個車站月台淅哩嘩啦下著滂沱大雨。瘦弱阿嫲站在月台上一直向我揮手道別,同樣苦口婆心的背影,沒想到卻在二十年後的電影上看到。

還記得那是贊贊小屋第一次坐火車,一坐就是從台南坐到台北,更記得不久後,阿嫲自己也坐了一趟長途火車到台北,花錢張羅幫贊贊小屋買了人生第一輛摩托車,那台黑色JogPro90小鐵馬,晴天雨天伴隨贊贊小屋八年大學時光,畢業、當兵、退伍,再繼續跟著贊贊小屋在台北四大事務所闖蕩,直到外派越南大陸為止。在贊贊小屋學業事業至為關鍵的人生十年,阿嫲摩托車一路伴我前行。因為這一份在風雨艷陽中未曾間斷的苦口婆心,因為那一個在大雨滂沱中守候的瘦弱背影,贊贊小屋得以行履致遠,能夠在遠方有所成就。

贊贊小屋自己人生的火車站場景竟然和電影雷同,看似偶然卻又並非如此,縱貫線鏗鏘鏗鏘的鐵軌聲橫跨幾個世代,那個時期所有從中南部到台北負笈唸書的學生都上演過類似場景。《志氣》這部細膩用心的電影開拍之前,想必實際訪談過景美女中拔河隊的學生們,他們娓娓道出各自心裡最難以忘懷的車站背影,於是有了電影中的春英與阿嫲。

志氣電影場景:追分車站
火車站阿嫲背景

三、拔河隊教練難為

春英等三個小高一加入拔河隊,教練問他們為何想拔河,聽完他們回答,教練僅淡淡回應一句:「不是你們選拔河隊,是拔河隊選你們。」

教練工作向來吃力不討好。舞台是選手們的,教練只是幕後推手,贏了,掌聲鎂光燈屬於選手,輸了,教練一肩扛起全隊責任。因此運動題材作品通常焦點不會放在教練身上,然而在《志氣》這部電影,教練角色全場發揮了不可或缺的輔助作用,足以擔當男主角的份量。

拔河是左右兩邊的拉扯對抗,面對一排尚待琢磨有待加強的稚氣面孔,教練學員之間也是持續進行一場拔河。教練表面上不絲一苟的嚴厲,內心對於學員公私領域的關懷,嚴厲與關懷兩者之間必須維持恰如其分的平衡。多一分嚴厲,學員年輕氣盛不一定耐得住性子,少一分關懷,團隊合抱一繩的力量可能就此減弱。電影裡春英負氣離隊,也許學員們心底不平,覺得是不當管教,可是有當過主管或者為人父母者,想必能體會教練位置的難為之處。而當教練私下夜晚拜訪家庭有問題因而受傷的學員時,鐵漢柔情的形象為這部電影醞釀了比賽場景中看不到的情感力道。於是可想見所謂教練,總是在拔河拉据的邊沿帶領團隊,汗水淚水夾雜一路辛苦邁向勝利目標。況且身為景美女中拔河隊教練,在學員例行訓練之餘,還必須在學校行政中扛住升學至上的無形環境壓力,這些外人看不到且不足道矣的暗潮洶湧,電影中都有適當而極具張力的情節編排。

電影中的景美女中拔河隊
拔河隊教練難為
教練夜間訪問學生家長

四、共拉一繩的學生

在臺灣,景美女中是一所升學成績優異的前段班高中,而拔河不僅在臺灣,世界上所有運動項目中的能見度都是相對較低,這兩層因素疊積累加,景美女中拔河隊負有雙重壓力,這份壓力直直落在以此為業的教練身上,也落在每一位拔河隊員稚氣的肩膀上。這幾個才剛剛長大的拔河隊高中生只有一個共同目標,必須在困難環境中努力創造出相對另類的價值。

運動競技這一類題材電影遵循相同的固定公式,開場白是比賽,接著開展學員訓練成長的過程,最後贏得比賽冠軍。《志氣》這部電影並沒有打算跳脫這一套公式,它最為特別的是在過程中融入了上一段所提到的雙重壓力。這份環境壓力呈現在體育班和一般生的相處上,由於截然不同的身份處境,課堂間福利社隨時有可能發生擦撞口角。而對於自己女兒孫女把最寶貴青春投注於一條拔河繩上,現實壓力也是沉悶悶地掛在焦慮但說不出口的家長臉上。再者,由於拔河運動的特殊性,所有隊員緊密相接共同拉一根繩子,等於團隊命運是毫無放鬆空間捆綁在一起,隊員之間當然有著實力或者輩分之間的差距,差距必然造成相互評比的落差,體育生面對資優生也許可以團結向外,但體育生自己內部朝夕相處的摩擦,可能就不是那麼簡單足以化解。

電影正是透過這些眾多角色立場與情節衝突的環環相扣,細膩流暢地逐漸將觀眾帶到終將來臨的比賽場景。

廣義地說,這一份環境所帶來的多重壓力,不僅僅在景美女中,不僅僅在拔河隊,在其他的學校職場環境,大人小孩都有可能會面對類似困境,以此而言,《志氣》這部電影超越了運動題材的框架限制,完全扣緊了「志氣」這兩個簡單卻又沉重振奮的字句。

電影場景:景美女中教室
拔河隊學員之間的衝突
志氣電影女主角:郭書瑤

五、出國比賽拿冠軍

最後比賽場景不但檢驗隊員的訓練成果,也是電影是否能成功收尾的關鍵。前面所有情節的舖節都是為了在最後一節發揮應有的戲劇張力,電影《志氣》在此一點都沒有失分。

在一定會有的拔河比賽拉据場面之餘,始終擔當稱職綠葉的陳老師發給每位隊員繡有「志氣」兩個字的手腕帶,教他們在手掌心各自寫下想要握緊的信念,教練則是從專業的技術層面切入,激勵隊員們先前在海灘做過無數次的十分鐘訓練,在這場決賽面對強大對手只要能撐住三分鐘,絕對有可能反敗為勝贏得比賽,一舉摘下世界冠軍回台灣。

雖然電影沒有特別針對選手心情多作描述,可是側面透過老師教練的輔助角色,反而在你來我往的比賽場景中扣緊電影主題:艱難無比卻又毫不退卻的鬥志昂揚,陌生場地卻又熟悉不已的一氣呵成。

不出意外不落俗套,電影在此穿插場景回顧和相應的經典金句。春英自暴自棄時的埋怨:「走就走啊,反正撐到畢業,還不就只能去夜市擺攤而已。」,春英阿嫲在月台上不厭其煩的勉勵:「做雞就要掅,做人就要反。」,還有贊贊小屋自己很喜歡的那位種田阿伯承載人生智慧的閩南語諺語:「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看完這部台灣繩力女孩電影,世界冠軍終究是他們自己努力拼得的,仍然只屬於那幾位女孩和教練,可是,也許受到這些劇情畫面和金玉良言的啟發,走出電影院,每位觀眾都應該充好電了,帶著志氣準備贏得自己心中的那座世界冠軍奬杯。

做雞就要掅,做人就要反
繡有「志氣」兩個字的手腕帶
景美女中拔河隊世界冠軍

志氣電影心得與思考

像《志氣》這樣改編自新聞事件或者其它動漫的電影,劇本題材毋須擔心,有一個好故事在那裡了,電影的考驗是如何發揮影像運鏡的長處將原生故事精彩呈現,也或許是以原生故事為基底,延伸挖掘出更多有深度值得探討的素材。改編便是如此巧妙一門藝術,在真正有心的創作者手裡,稍微拐個彎,立即從原生故事的框架中繞出,進入另一座自己創造的小天地。

電影《志氣》圍繞著拔河隊訓練比賽為主題,不著痕跡帶出升學主義、運動教育、城鄉差距、父母教養、同儕衝突、學子壓力等每個人都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流暢劇情不講大道理,難能可貴的是始終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努力、去爭取、去嘗試突破困境贏得勝利。好看的商業電影畢竟不是嚴肅紀錄片,不會認真深究正反論述,但是至少,只要有帶到便是加分。因此不管先前是否接觸過拔河比賽,對於這項運動是否感興趣,贊贊小屋都很推薦觀看這部電影。

延伸閱讀:

周處除三害電影:我們需要1個得到救贖的謊言。

想閱讀更多相關文章嗎?歡迎前往贊贊小屋台灣電影心得

台灣電影心得:那些在我們身邊發生過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