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彩繪本由華文書局所出版,以左圖右文的形式呈現古典小說。本文介紹這套書籍有哪些特色,重點說明有300幅清末綉像的《西遊記》,值得收藏。
目錄
Toggle一、再次致敬經典
首先,從外觀就知道這是一次宏大佈局的出版計劃,四大名著以相同設計語言重新包裝,雖然分別稱之為「群雄逐鹿 三國演義」、「快意江湖 水滸傳」、「塵世夢影 紅樓夢」、「降魔修心 西遊記」,看起來如同出自同一人之手,顯然是同一套書籍。
小說作為明清時期數百年的主要文學形式,其實有著數不清的創作,每一本書的作者初衷都希望筆下那幾萬字能成為西遊記三國演義。然而這本書冒出來,那本書挪下去,一直以來最熟悉的仍然是四大名著,因此這次的出版,是對於不可動搖的經典再次致敬。
和常見形式的書籍擺在一起,這套書全然不同,它們保留了原始背脊,沒有加任何封條,頗有古本線裝書的純樸,書背其實也沒有多加修飾,自然而然彰顯示出收藏價值,和《中國歷史地圖集》一樣很適合文史愛好者的書房。

二、京津畫三國演義
書脊隱約流露出到這套書籍有所不同,那麼把這四本書倒過來,尚未翻閱,緊閉書頁已是精緻圖畫躍然眼前,四大名著,神妖、歷史、英文、生活,集中以同一種典雅風格呈現,百章千回,千字萬言,不如一幅五彩畫冊深入人心。
在此先介紹其中的《三國演義》,它是當代京津畫派代表人物金協中的經典之作。1943年,當時24歲年輕畫家立志創作彩繪本三國演義,之後長達11年歲月,外在大環境內憂外患戰亂不歇,畫家心中的魏蜀吳沒有停下腳步,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曹孟德大破呂布、孫權決計破曹操,每章回兩幅精彩配圖,大量運用傳統國畫工筆技法,對於人物、樓閣、山水細膩渲染,總共240幅畫冊,生動演繹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典故。
題外話,對於那一段精彩歷史有興趣的話,建議有機會可以到無錫三國城看看,那是大陸經典歷史劇《三國演義》的拍攝現場。

三、四大名著彩繪本
攤開這套四大名著書籍,在看似統一的典雅風格中,呼應四大名著不同題材隱隱約約又有相差之處。西遊記著重於神仙妖魔的奇幻,三國演義是戰爭場面的震撼,水滸傳是英雄豪傑的氣概,紅樓夢是亭閣樓宇的浪漫。
簡單介紹出版本為四套名著所選擇的彩色繪畫底本:
西遊記:原繪者已不可考,這部份後面有單獨篇幅說明。
三國演義:如同上個段落所述,是當代畫家金協中的作品。
水滸傳:分別採取清初民間畫家張琳的《水滸傳人物圖像》,現藏於南京圖書館,以及日本江戶時期歌川國芳的《浮世繪水滸人物圖》,他在日本被譽為「浮世繪鬼才。
紅樓夢:引用清代畫家孫溫的230幅全本紅樓夢。前面提到金協中以11年功夫成就三國演義,孫溫是整整耗費36年完成自己的代表作,畫家一生的精彩,全都在所描繪勾勒的三千多個人物裡了。

四、300幅西遊記
先前已介紹過的書背裸脊,那彷彿一條一條手工線裝的古樸風格,接下來實際翻開其中的西遊記,沒有了裝訂夾束的限制,內頁180度輕鬆平攤開來,左頁圖像和右頁文字的內容得以完整呈現。圖畫百分之百保留原作的真彩神韻,以西遊記而言,300幅工筆描繪的神仙妖魔,每次翻頁都是驚奇。
文字章節也是細活,絲毫沒有馬虎。圖畫繁多,總不會每一章節皆有配圖,不同時代畫家的作品取材也不盡相同,因此配合這套叢書以圖為主的設計,四大名著全部聘請資深大家重新撰寫,在符合原著情節內容進展的前提下,針對圖畫特點進行刪減改編,無法想像的大工程。
西遊記編者林遙是作家編劇家,也是北京作者協會副主席,出版過長篇小說、散文集、詩集和學術專著。除了西遊記之外,尚有其它三大名著,都是同樣的文字工筆,一部部經典著作,全由當代作家重新改編為新一代形式的創作,可見出版社策劃之致,誠意之足。

五、萍鄉圖書館珍藏
這套書籍內頁材質用了高級的四色進口紙,精細度高的列印水準,紙張有一抹淡淡的澄黃,古樸之中帶有典雅質感,圖像清楚如刺繡,文字爽朗如工筆。也許會擔心裸脊未封書籍容易散落,但大膽稍微施加力道拉扯,渾然不受影響,可以保存很久的一套藏書。
《西遊記》第二冊的後記娓娓道出300幅絕世畫作的出處。原來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有位教授偶然來到江西萍鄉圖書館,驚喜發現一本頗有歲跡的彩繪全本西遊,未署名作者,也無日期章印,所以其實年代無從查考,只能從那青綠石色技法和描金勾畫筆法,推敲應是清朝作品。
原作規格統一為36X24厘米竪版,串聯起整個西遊記瑰麗壯闊的世界,這麼一本無價之寶,塵封在不為人知道的某個角落,時代動盪也許歷經了幾百年,如今再次展現在世人眼前,當代有志之士重新改版印刷,回頭想想,那一筆一畫穿越了朝代與戰亂的峽谷,柳暗花明,再次見證了文學藝術的永恆之美,如同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所保留的《白蛇全傳》年畫冊繪本一樣,那是對於傳世經典的珍藏與重視。

贊贊小屋讀書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