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LM台灣稅法發揮這款工具的功能,添加營業稅法和施行細則兩份文件,AI會以這2個來源為依據仔細閱讀研究,提出兩者差異之處,讓你高效學習新知識。
目錄
Toggle一、新增資料來源
贊贊小屋先前的NotebookLM教學文章已經建立好了筆記本,目前只有一個來源:「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想要針對這個主題另外再建立一條資料來源,點選「新增」。

二、營業稅施行細則
上個步驟的營業稅法來自於全國法規資料庫,讀者常常接觸法律文件的話,應該很常遇到本法的施行細則,在這裡同樣就是選擇《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施行細則》。它的第一條說明了立法緣由:「本細則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九條規定訂定之」。

三、NotebookLM限制
進入新增來源的視窗,如同贊贊小屋關於NotebookLM是什麼所提,來源有很多種形式可以選擇。這裡當然是選擇連結中的網址。注意最下方有個來源限制,目前一個筆記本最多可以有50個不同來源,雖然是有所限制,但其實以一般情況而言非常足夠了。

四、貼上網站網址
「網站網址」視窗如同其文字說明:「在下方貼上網址,即可上傳做為NotebookLM的來源」,在此貼上先前第二步驟的施行細則網址,然後按右下角的「插入」。

五、兩個資料來源
經過上個步驟的操作之後,目前筆記本已經有兩個來源:「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與本法的「施行細則」。忍不住想要提問:
「營業稅法和施行細則有何差異?」
老實說這個題目問得有點刁鑽。首先,這是法律上屬於概念性的問題,再者,就給定的資料來源而言,一個是本法,一個是施行細則,正常來說,很難直接從這兩個文件中比較法律意義上的差異。

六、NotebookLM台灣稅法
沒想到NotebookLM竟然回答得頭頭是道:「法律位階與訂定依據」完全就是法學院專業術語,贊贊小屋感到有點好奇,究竟AI是怎麼得出這些結論的?
NotebookLM特色是一開始時就要設定資料來源,而且AI模型在回答的時候,就好像寫論文般嚴謹,大多數情況下,每段話後面都會帶著一個圓圈,中間有數字,將滑鼠游標移到圓圈上就會看到參考來源。例如截圖中看到的是跳到「主要內容|刑法|中央法規」等,都是有下底線的超連結,十分講究。
回到AI結論從何而來的疑問,難道它在瞬間讀完了整個全國法規資料庫的內容,進行整理歸納?還是它逾越界限,參考了網路上其它來源資料?針對這個問題,只能再繼續使用AI累積經驗,才會更加清楚。
另外注意到在有些地方會有三個點的特殊符號,關於這符號將在下個步驟說明。

七、引用來源出處
實際點選上個步驟提到的特殊符號,很快就能了解它的意圖。原來當每一段回答有兩個以上的參考來源,NotebookLM就會以類似開關的符號表示,點一下展開,再點一下收合。
另外如同上個步驟已經有看到的,點一下數字符號會有個小視窗,顯示參考來源的實際內容,將滑鼠游標移到超連結文字上,左下角會有一條網址表示即將前的頁面,跟通常在瀏覽器習慣的操作相同。

八、重新導向通知
點選參考來源的超連結之後,瀏覽器會另外開啟一個新的頁面。首先會是過渡性的「重新導向通知」,表示正在前往另一個網站,這個網址和先前第二步驟相同,一看就知道是「全國法規資料庫」頁面,沒有問題,直接點選前往。

九、系統錯誤訊息
實際前往NotebookLM所提供參考來源中的網址,果然來到了「全國法規資料庫」,但是卻顯示了「首頁>系統訊息」,而且是錯誤訊息,仔細看頁面上的說明文字,大致上是因為輸入的查詢關鍵字中有特殊字元,所以無法完成查詢請求,單純這裡的體驗而言,NotebookLM整個來源參考機制似乎建構的不是很完整。

Gooel AI的兩點思考
這篇文章透過簡單操作,瞭解NotebookLM如何新增第二個來源,並且學習到了具體用法。同時也發現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關於所遇到的情況,也許要累積更多NotebookLM使用經驗才會更清楚。
首先,NotebookLM似乎不僅會以使用者提供的網頁作為資料來源,如果網頁中有連結到網站本身其他網頁的內容,也可能會成為回答時的參考,更進一步思考,網站外的超連結是否也會成為參考來源,這似乎大幅擴充了來源的原始定義。
另外,即使它在參考來源中附上了超連結網址,實際點選前往卻可能發現並沒有實際內容,關於這一點,必須回歸到使用AI工具應該具備的認知:所有的AI回答時下方都會附上一行小字:「NotebookLM 提供的資訊未必正確,請查證回覆內容」。也就是說,就算附上了網址,也有可能是錯誤的,這是使用AI時要特別注意的。
學會計、學Excel、學習AI工具,歡迎加入贊贊小屋社群。
報名課程:
AI活用術:1人公司與會計人的數位工具大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