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怎麼用?這是目前職場必備技能,在此從AI是什麼開始,介紹其特性功能,說明5大應用場景與15個問題範例,帶你掌握提問技巧,解決問題提昇效率。
一、ChatGPT是什麼?
ChatGPT作為OpenAI的產物,突破了傳統聊天機器人的界限。它不僅能夠即時應答,更具備深度的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似乎能隨時從無窮無盡的文字海洋中汲取智慧。這種能力,讓它在解答問題、翻譯語言,甚至是創意寫作上,皆表現得游刃有餘,無疑是當代科技的傑作。
ChatGPT是什麼?從技術層面而言,它是基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開發的工具,通過大量的資料訓練,學會了語言的規律與脈絡,具備了理解前後關聯的能力。在過程中,是借助於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與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這些名詞較為艱澀,其本質是網路汲取豐富資訊加以統計歸納。
經過幾年的成熟發展,儘管面臨Gemini Deep Research等競爭者的挑戰,ChatGPT仍然以其強大的實用性占據AI工具的領導地位,像手機一般成為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幫手,因此很值得瞭解學習。

二、ChatGPT是誰發明的
ChatGPT是Open AI公司發明的,其技術演進始於2018年,GPT模型的問世奠定了語言生成的基礎,隨著GPT-2的推廣,能力更為強大。2022年,InstructGPT與ChatGPT的相繼推出,標誌著對話模型進入全新層次。2023年,GPT-4的到來,無論在上下文理解還是多模態處理上,都顯示了技術的飛躍。
整理歷代模型的年代紀事如下:
2018年 GPT
OpenAI推出生成式預訓練變換器(GPT)模型,利用變換器架構與自注意力機制,顯著提升語言模型的理解與生成能力,開創了自然語言處理的新局面。
2019年 GPT-2
GPT-2的發布讓生成文本能力更為強大,但也引發了人工智慧濫用的討論,OpenAI因安全考量未完全公開,慎重應對技術風險。
2022年 GPT-3.5
InstructGPT微調GPT-3,結合監督學習與強化學習,使模型能更準確跟隨指令,ChatGPT誕生後,成為人機對話的新里程碑。
2023年 GPT-4
GPT-4提升了複雜指令的處理能力,保持多輪對話的上下文連貫,並支持多模態輸入,拓展了語言模型的應用範疇。

三、GPT-5最新模型
2025年8月7日,Open AI公司正式發佈GPT-5,這個最新一代的計算模型的引入帶來了顯著變革。首先,統一模型系統解決了手動選擇模型的麻煩,根據每個提示自動切換運行模式。隨之而來的是人格設定的多樣化,讓使用者根據需求調整對話風格,無論冷靜或隨和,互動更加個性化。
此外,推理與理解能力的提升,使得GPT-5在解答複雜問題時更加精準。語言生成也變得更流暢自然,減少了誤解的可能。而多模態功能強化後,GPT-5能夠靈活處理文字、圖像與語音等多種輸入,讓互動更加豐富。
列表說明如下:
功能特色 | 說明摘要 |
---|---|
統一模型系統 | 自動切換快速與深度思考模式,免去手動選擇 |
多樣人格設定 | 可調整對話風格,符合不同需求與喜好 |
推理理解強化 | 更精準處理複雜問題,提升邏輯推理能力 |
語言生成升級 | 回應更流暢自然,減少誤解與錯誤 |
多模態功能增強 | 能處理文字、圖像、語音等多樣輸入 |
實際在使用時,由於GPT-5對所有用戶開放,只是會依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而有些功能例如自動化任務,仍然是僅限付費用戶使用。因此像贊贊小屋這樣的免費用戶,在每天使用ChatGPT時,偶爾看到正使用GPT 5模型的提示,並且提示額度用完,將請切換至較低等級的模型。不過從贊贊小屋實際經驗而言,老實說並沒有感受到顯著的差別。
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模型」其實就是計算能力,而非計算結果。因此和電腦一樣,無論是使用舊電腦還是最新一代電腦,如果只是做Excel報表或者Word文書處理,實際上差別不大,甚至可能覺得老電腦順手。AI工具的計算模型也是類似情況,如果只是用來做ChatGPT旅遊規劃等相對簡單的任務,或許GPT-4和GPT-5的處理過程與結果不會有太大差異。
關於這方面實際狀況,最正式也是最權威的來源,當然是AI公司本身的說明。可以參考兩份官方文件:GPT-5 in ChatGPT、ChatGPT — Release Notes。從中可以了解OpenAI在介紹GPT-5時,使用了較為模糊抽象的描述,強調其具備更強大的功能,至於具體能夠做些什麼,建議參考更新改版的說明,大概會瞭解到新一代主機計算模型將應用在Gmail等平台上。
最終,就像新一代iPhone手機一樣,大家對它總是充滿猜測與想像。ChatGPT-5的功能,雖然有一些已經實現並可立即使用,例如設置人物性格,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有新一代電腦並不代表會有完全不同的應用,就算有新應用也不代表就一定好用,是否開啟或使用這些新功能,仍然需要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決定。

四、ChatGPT付費版差異
ChatGPT中文免費是它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不過它也是有付費方案,通常可能會考慮每月20美金的Plus版,在此說明如下:
1. 模型選擇與性能
免費版用戶可使用的模型有限,如 GPT-4o(預設)和 GPT-4o mini(速度較快但品質較低),且有使用額度限制。
付費版(如 ChatGPT Plus)提供更多先進模型的存取權,如完整的 GPT-4o,性能更強,處理訊息的容量也更大,每3小時可使用多達80次。
2. 回覆速度與穩定性
免費版在高峰時段可能需要等待較長時間,回覆速度較慢。
付費版則回覆迅速且穩定,使用體驗不中斷。
3. 功能限制
免費版存在額度限制,某些功能無法使用或有限制,包括:
- 進階語音功能
- 資料分析與視覺能力(影像識別與上傳)
- 推理、研究、記憶、上下文、視訊、代理
- 檔案上傳與分析
- 每日圖片生成次數有限
- 高級功能,如創建專案與任務、自訂 GPT 等
付費版則可完全使用上述所有功能,並且可優先體驗 OpenAI 的最新工具與功能。
4. 上下文窗口長度
免費版的上下文窗口較短,長時間對話會受限。
付費版的上下文窗口較長,能處理更長時間的對話。
5. 價格
免費版完全免費。
付費版(ChatGPT Plus)每月約 600 元台幣(約 20 美元),提供更完整的功能與服務。
6. 其他差異
付費版提供全天候支援服務,無廣告體驗,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付費版也讓用戶能夠訪問更多語言與應用場景,並享有較全面的技術支援。
總結
免費版適合偶爾使用、基本提問和簡單需求的用戶;付費版則適合頻繁使用、對高階功能有需求的用戶,能提供更強大、高效且完整的 AI 服務體驗。
列表整理如下:
項目 | 免費版 | 付費版 |
---|---|---|
模型選擇評估 | 限定模型與使用額度 | 完整模型高效性能 |
回覆速度穩定性 | 高峰期等待時間長 | 回覆迅速且穩定 |
功能限制 | 部分功能有限 | 解鎖所有高級功能 |
上下文長度 | 有一定長度限制 | 更長的上下文窗口 |
價格 | 完全免費 | 每月約 600 元台幣 |

五、ChatGPT使用攻略
ChatGPT使用攻略首先要建立基本觀念,也就是所謂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它是一門精密的藝術,旨在引導人工智慧生成更精準且有價值的回應。其核心不僅在於設計精巧的提示,更是一種與 AI 進行系統化協作的技巧。掌握其基本原則,便能像設計路徑一樣,為 AI 繪製出清晰的行進圖,從而達到理想的結果。以下是五項關鍵原則,值得每一位使用者細細琢磨:
- 賦予角色與情境:AI 不僅僅是冷冰冰的計算工具,它需要被賦予一個具體的身份。這樣,無論是作為「履歷顧問」還是「軟體開發者」,角色設定便能精確限制 AI 的思維範圍,讓回應更具專業性與針對性。
- 提供明確指令與約束:簡單、清晰的指令如同指揮家手中的指揮棒,能確保 AI 在樂章中不會走偏。透過具體的格式、長度以及受眾需求,使用者能有效引導 AI 走向預期的方向,避免其迷失在無關的細節中。
- 提供上下文與背景資訊:如同談判桌上的真實情境,背景資訊是讓 AI 理解問題的關鍵。提供詳細的上下文,能幫助 AI 在答覆時更具人情味,也使其回應更為具體且切合實際。
- 拆解複雜任務:若一個問題過於龐大,便會讓 AI 在面對重重挑戰時感到無所適從。將複雜的任務拆解為簡單的步驟,就跟工廠流水線要分幾個工站一樣,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不僅能提升回答的準確度,還能讓 AI 在每個小目標中逐步完成大任務。
- 反覆迭代與優化:這不僅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一場持續的調整與優化過程,是一場學習如何有效爬上高山的過程。根據 AI 的回應,進行精細的調整,不斷優化提示語句,這樣才能在每一次的迭代中,使 AI 的表現更加精準,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些原則是一種深具智慧的技巧,將人類的思考模式與 AI 的運算邏輯進行有機結合,使其產生的回應更加貼近真實需求。在與 AI 協作的過程中,這些精心設計的指導方針能讓每一次交互都成為一次高效且富有價值的對話。
原則 | 內容 |
---|---|
角色設定 | 設定具體角色,增強專業性。 |
明確指令 | 提供清晰簡單的指令與約束。 |
背景資訊 | 提供相關背景,助 AI 理解需求。 |
任務拆解 | 將複雜問題分解,循序漸進解決。 |
反覆優化 | 根據回應調整,持續優化效果。 |

六、ChatGPT怎麼用
ChatGPT怎麼用?在此提供不同應用領域介紹,涵蓋5個主要應用場景:內容行銷與創意寫作、軟體開發與程式輔助、學術研究與論文輔助、職涯發展與個人成長、創意設計與使用者體驗,每個都有清晰的功能說明、價值與挑戰分析,以及實用的提問範例:
1 內容行銷與創意寫作
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創作者需要的不僅是靈感,而是能與市場脈動相呼應的文字。ChatGPT 出現之後,創作的瓶頸得以鬆動,規劃的步驟也多了一份秩序。
- 靈感發想與標題撰寫:它能快速鋪陳多種可能,讓文字不再受困於有限的聯想。
- 社群日曆與內容規劃:它能替品牌建構時間表,將散落的想法串成系統。
- 文案客製化與風格調整:它能順應受眾的需要,轉換語氣與調性。
- 進階技巧「元素碰撞法」:它能把無關的元素相互碰撞,生成出乎意料的標題。
價值意涵:它既是創意的補給站,也是規劃的輔助器。
潛在挑戰:若過度依賴,文章或許會失去人味,顯得千篇一律。
提問範例:
- 「請幫我為旅遊部落格發想 10 個創新文章標題。」
- 「幫我規劃一個 30 天的社群貼文日曆,每週至少 3 篇。」
- 「請將這段文字改寫成活潑又適合年輕族群的風格。」
2 軟體開發與程式輔助
寫程式原本是專業人員的領地,如今卻因 ChatGPT 的介入而打開一扇新窗。理解、生成、測試與除錯,過去需要反覆摸索的過程,如今能在對話之間獲得支援。
- 程式碼理解與生成:它解釋陌生的語法,也能立刻構築代碼片段。
- 文件與註解撰寫:它替繁瑣的說明工作減輕負擔。
- 測試與除錯:它能生出假資料,能指出錯誤線索。
- 多模態應用:它甚至能把圖像和文字轉化為程式架構。
價值意涵:效率因它而提升,學習因它而簡化。
潛在挑戰:程式並非無誤的複製品,必須有人驗證,否則小錯會擴大成大患。
提問範例:
- 「這段 Python 程式碼的功能是什麼?能否逐行解釋?」
- 「請幫我生成一個 HTML 登入頁面,包含帳號與密碼欄位。」
- 「這段程式出現錯誤訊息,可能的原因與修正方式是什麼?」
3 學術研究與論文輔助
研究本是孤獨的行走,卻因 ChatGPT 的參與而多了一位隨行的助手。它能啟發主題,能規劃大綱,也能翻譯與編修;但同時,它也提醒研究者:科技並不等於真理。
- 靈感與方向發想:它能為研究提供可能的入口。
- 大綱與架構制定:它能在雜亂思緒中,描繪出秩序的骨架。
- 文獻檢索與整理:它能彙整知識,提供摘要與重點。
- 語言翻譯與編修:它能將草稿轉為嚴謹的學術語言。
價值意涵:它讓學術的起步更快,讓思路更清晰。
潛在挑戰:它的答案可能虛構,若不警覺,研究便會失去誠信。
提問範例:
- 「請幫我列出三個有關氣候變遷的研究問題。」
- 「幫我為題目〈AI 與教育〉設計一份論文大綱。」
- 「這段中文內容能否翻譯成正式的學術英文?」
4 職涯發展與個人成長
在職涯的路口,每一份履歷、每一場面試,都是自我呈現的戰場。ChatGPT 能成為幕後的顧問,幫助梳理經歷、模擬情境,也能陪伴學習的日常。
- 履歷撰寫與優化:它能把零散的經驗提煉成光點。
- 面試準備:它能模擬問答,讓人練習臨場的鎮定。
- 個人化學習:它能歸納知識,建立學習架構。
價值意涵:它幫助求職者不僅準備一紙履歷,更準備面對自己的人生。
潛在挑戰:若履歷過度修飾,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會模糊。
提問範例:
- 「請幫我優化這份履歷,讓它更符合專案經理的職缺需求。」
- 「請模擬一場行銷企劃職位的面試,問我五個問題。」
- 「請幫我設計一個 30 天的學習計畫,目標是提升 Excel 技能。」
5 創意設計與使用者體驗
設計是解決問題的藝術,也是感受世界的方法。ChatGPT 在其中,不是設計師的替代者,而是一位提供建議的同伴。它能給靈感,能產生原型,也能制定規範。
- 設計研究與靈感:它能在困惑中提供突破的方向。
- 原型設計與分析:它能生成雛形,並提出改進之處。
- 設計規範生成:它能依品牌形象,建立一致的標準。
價值意涵:它加速了設計從構想到實踐的旅程。
潛在挑戰:設計若過度依賴公式,將失去對人性的感知。
提問範例:
- 「我想設計一個線上書店的首頁,請提供三種版面配置建議。」
- 「這個 UX 設計是否有使用者操作上的問題?請提出改進建議。」
- 「請幫我生成一份符合品牌形象的設計規範,包含顏色與字體建議。」

七、ChatGPT教學文章
贊贊小屋ChatGPT教學文章,以實際的職場問題任務作為範例,具體介紹如何使用,幫助你實戰應用。
學會計、學Excel、學習AI工具,歡迎加入贊贊小屋社群。
AI工具大全:8種不同功能用途和30個應用清單
ChatGPT怎麼用?、Gemini是什麼?、Notion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