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恆等式範例在此以公司成立與常見交易為例,首先說明為何要以有效率方式記帳,介紹相關理論和基本觀念,教你1個公式口訣,建立起會計借貸表。
目錄
Toggle一、財務報表記帳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不管是上班族、創業小公司、個人收支、家庭開銷、公司交易,走到哪都會有財務管理的需求,而理財的第一個步驟是記帳,畢竟如果沒有任何關於金錢的紀錄,又如何有效地管理金錢?
所以也許你需要一套公司記帳軟體,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基本的記帳觀念。
提到記帳,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費損,這些是常常會聽到的財務報表專有名詞,從字面上大概可以知道每個字詞的意思,但是又似懂非懂,究竟要怎麼記帳比較有效率,比較專業一點,比較能夠產生一般在財經新聞看到的財務報表?文章接下來具體介紹其中最基本的會計觀念:會計恆等式。

二、出資成立公司
接下來從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開始,同時也是創業一定會遇到的第一筆交易,出資一百萬成立一家公司。
其實依照會計學的經營個體假設,不一定要真的創立一家公司才叫做創業。今天我沒有成立公司,只是上班之餘做個網拍副業,顯然也要有一些資本投入,否則如何進貨。或者我只是做個YouTuber,可能我需要一個好的電腦跟錄影設備,也需要投入一些金錢,這也是某種形式的出資。

三、小公司進銷存
公司出資成立了,通常接下來還會有一連串的待辦事項,例如花了30萬購買業務設備,向廠商進了一批貨30萬,首次銷售商品得到40萬,小公司進銷存一直在運轉,這些大大小小的交易都要趕快記帳,不然每天為了大大小小的事焦頭爛額,一直花錢一直收錢沒有清楚紀錄,到最後不太清楚賺了多少錢,然後又都花到哪裡去。
不僅公司如此,前面提到的兼差副業也是。
通常為了獲取收入,要有一定的支出,業務越多的話,會有更多相應的支出。例如網拍生意火爆,趕快補貨進貨,頻道訂閱人數不錯,趕快錄影設備做個升級。如果沒有依照經營個體假設將個人生活開支跟業務經營進出分開的話,有可能你只知道賺錢,不知道其實也花了不少錢。或者是當你跨入某個階段想要評估是否要轉正,將副業變成主業的時候,你必須做審慎評估各個層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財務狀況和財務預測,而這些都是要建立在詳細的記帳基礎上。

四、開始記流水帳
大概瞭解了記帳是什麼,為何要記帳,接下來開始介紹具體方法。
首先,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流水帳,用簡單文字敘述方式把每一筆帳記錄起來,像這裡所看到的。如此其實很難說是在記帳,應該說是筆記。這樣會有一個明顯問題,當這些筆記越積越多,它本身沒有一定規範,也沒有特別突顯出數字,所以當我要做篩選分析,想要做一個整合統計的時候,很快就會遇到困難。最終變成確實有辛立苦苦的記帳,但是這些記帳資料並不能夠產生分析的價值。

五、會計學之父理論
瞭解了文字流水帳會有的問題,接下來正式介紹科學的記帳方法,最重要的會計基本觀念:會計恆等式。
首先,以科學研究方法將記帳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貨幣衡量,所有記帳的最終結果都是一筆金額,因此最基本原則是要能夠以貨幣衡量交易。
有了金額之後要確定關係,這麼多交易依照性質做個分類,屬於前面提到五大財務報表會科分類中哪個類別。
最後以清楚數學方程式分析,試圖理清楚這筆交易的來龍去脈
這整套嚴謹的記帳科學基礎為複式簿記法,是由15世紀義大利的盧卡帕西奧利(Luca Pacioli)提出來,他被尊稱為會計學之父。其所處年代當時正好是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商業貿易開始興盛,科學理論也逐步啟蒙,大量需求促使會計學被發明出來,用理論科學的方法研究出記帳理論。後來發展成一套學科,持續有學術單做這方面的探討,例如台灣的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六、資金用途與來源
會計恆等式可以從三個角度解讀:
首先,最根本的是方程式A=L+E,這三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了主要的三個會計分類,或者說是會計科目。A是Asset資產,L是Liability負債,E是Equity權益。資產等於負債加股東權益,這其實也就是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再者,從交易對象區分的話,資產是公司擁有的財產資源,負債是對公司有請求權的債主,例如借款銀行跟供應商,權益則是公司的所有者或出資者,例如獨資業主股東
最後,對於會計恆等式三個層面有了基本了解,從方程式的兩邊做個概念性掌握,左邊是資金用途,右邊是資金來源,出了多少錢?這些錢花在什麼地方?很顯然這兩者一定會是相等的,負債跟股東權益是公司資金來源,資產則是資金的用途,等於是純粹以金錢的角度理解會計恆等式。

七、三個評估階段
有了基本觀念,而且已經知道會計恆等式如何展開之,繼續沿用先前第五步驟的三階段流程,不過在這裡是更接近實務的操作指引,要先決定交易金額是多少,確認要使用的會科,最後再套用到A=L+E的增減平衡式中。
會計傳票常常看到的借方跟貸方,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指的就是會計恆等式等位置,左邊是借方,右邊是貸方,兩邊相等即為借貸平衡,借方會等於貸方,而且是必須相等,不等就是0分。
反過來說,也許常常聽到會計人說這張傳票不平、報表不平,指的就是會計恆等式左邊跟右邊邊對不起來。

八、會計恆等式範例
文章介紹到這裡,各位讀者已經成為小小的會計人,回到一開始簡單又有點迷迷糊糊的問題:
出資一百萬成立公司該如何記帳?
這時候可以擺出會計人的架勢,依照會計恆等式資產等於負債加股東權益的觀念,出資一百萬成為擁有公司的業主權益,所以右邊的權益多一百萬,公司多了一百萬的資金來源,因此左邊的資產也會有一百萬銀行存款,A=L+E,兩邊都是一百萬,左邊的借方和右邊的貸方達到借貸平衡。
從實質的交易面解釋,資金來源等於資金的用途,雖然還沒有到達編製傳票的地步,但至少如何用會計的方式記帳已經具備了基本觀念,不再是會計小白了。即使後來是使用像Excel ERP系統那樣完備的工具,但自己有個知識底子,總是比較好。

九、資產與負債權益
雖然沒有編製傳票,但是有了會計恆等式,已經可以做很多的會計小練習,除了上個步驟的出資成立公司,以先前文章提到三種不同的交易:購買設備、廠商進貨、銷售商品為例,只要簡單設置會計恆等式的每個項目欄位,就可以依照先前第七步驟的交易金額確認和會增減平衡,將數字都填進去,並且從嚴謹的會計角度檢查,是否有借就有貸,是否借貸平衡,沒有問題的話就是合格了。

財報五大項目與恆等式
這篇文章一開始有提到財報項目有五項,而所介紹的會計恆等式只有三項,似乎漏掉了收益跟費損,其實可以回到一開始的源頭:為何要出資成立公司?或者說是營利事業就是希望能夠賺錢,而既然是業主權益,公司賺錢了,就是屬於業主的權益,因此所謂的收益費損已經包含在業主權益裡面了。
當然為了方便起見,也可以將會計恆等式做個延伸擴展: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收益—費損,如此等於納入了財報五大分類,會計恆等式的內容更加完整。
贊贊小屋財務報表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