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最美書店落戶蘇州:《鐘書閣》(上)

人生可以走直線
一轉眼,我在「人間天堂」蘇州邁入第五年。
剛開始外派大陸,天天一起吃飯的台幹,年齡普遍大我一輪,「登陸」資歷多我好幾個寒暑,那時候總覺得我們仿佛來自不同的世界,很訝異同事能在大陸了待這麼久。如今,一日外派,終身外派,我終究成為資深台幹,開始有比我小的熱血「台青」冒出來,歲月真是把殺屠刀,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老的。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兩句話不但把蘇州提高到全國性的地位,還把蘇州位列江南之首。我這個從小熟讀大陸地理和歷史的臺灣人,小時候大陸江南這麼多城市,我唯一最有感覺、也最嚮往的地方,一個是杭州、另一個蘇州,對我而言這兩座城市便是江南。在事務所工作時,短暫出差到華南及華中,對於惠州東莞那一帶很不適應,但是到了昆山和上海,街上看到完全是不一樣的景致,會讓人願意久待的地方。後來等到我真正到大陸工作,一開始在吳江,後來一直在蘇州,所以在我眼裡,大陸之大,便是一個蘇州。
還沒來大陸之前,好幾年前,在臺灣聽過一個說法,大陸硬體建設雖然很新,軟體趕不上,甚至有說法是人文素質趕不上。但我一直覺得,硬體建設才是難的,只要硬體建設好了,軟實力自然會跟上,這幾年的「蘇州經驗」,剛好見證我從來沒有改變過的想法。
首先談談硬體,我的主軸有兩條,一條是地鐵,另一條是高架快速道路。
地鐵部份,2010年我外派第一站吳江,有幾次到過蘇州,當時蘇州沒有地鐵,正打算蓋一號線,人民路那邊是交通黑暗期。到現在2017年蘇州三條地鐵了,持續擴線中。到了後年2019年,我家小區門前的地鐵站就會通了。所以如果興建地鐵寓意一座城市的飛躍發展,我派駐大陸這幾年,剛好坐上蘇州在硬體上大力建設的快車,是從零到三的見證者。現在的蘇州地鐵比不上臺北複雜,但比高雄多,等到蘇州九條地鐵線和兩條市域軌道線通車、和昆山及上海連在一起,那臺灣應該是追不上了。
我的成功可以複製
高架快速道路部分,蘇州原本有東西南北圍起來的內環,近一兩年中環開通,開車的人,一定都很享受欣賞這樣的高架快速道路。我每幾個月返台休假,在高雄老家出門都是開車代步,也有幾次開車進臺北,幾年比較下來,高雄市完全沒有快速道路,只有很離市區很遠的國道高速(即使如此,我還是都給它上高速,然後再一路紅綠燈到市中心)。開車進臺北城沒幾次,感覺快速道路零零散散的,不如蘇州或上海那樣一體建設的「環」形狀。
我在蘇州現在有兩台車,很久沒搭公交和計程車了,出門都是開車,包括上下班。我家在園區,上班的廠都離家很遠,之前公司在新區,等於是從蘇州東邊到最西邊,距離22公里,從家裡上婁江快速接北環再接太湖大道,兩端上高架下高架即到,開車25分鐘,完全沒有壓力。現在公司在常熟,等於是不同城市開車通勤,距離42公里,但上高架接高速,到常熟半個小時(等明年高架蓋好應該快一些),在常熟走普通道路比較麻煩一點,但江南水鄉偏僻地方紅綠燈不多,一年下來,開車聽音樂、練英語、語音輸入「寫」文章,時間沒有浪費掉,一個小時感覺一下子就到了。
綜合兩岸三地深刻的開車體驗,在蘇州開車非常方便、舒服、便捷。臺灣這幾年下來,尤其是高雄,高架快速道路停滯不前,應該是沒在發展,而在蘇州,即使已經有內環和中環,仍然一直有快速道路的新路線或者原有路線優化的工程。我家附近的星塘街立交現在封閉了,因為要從單向改成雙向,藉此舒解每次上下班都很塞的星湖街立交。然後在常熟下高架,目前是走地面道路,但現在有些路已經圍起來,在修連接高架的快速道路,以後出常熟高速可直接快速道路到廠區及市區。
講完了「蘇州經驗」硬體部份,再來談談軟體。
軟體方面、人文素質方面,不同城市不同期間如何比較,難有一個客觀標準,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衡量——書店。
成功絶非偶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