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最美書店落戶蘇州:《鐘書閣》(中)


依照臺灣媒體觀察,實體書店一家一家倒,瀕臨絕種,因為現在手機閱讀很方便,買書和看書的人越來越少。以我自己為例,上大學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很喜歡買書,在外面租的房子,一整面牆都是書,工作幾年後,自從買了iPhone跟iPad之後,以電子閱讀取代笨重的紙本書,沒有必要再買書了。再到了最近這幾年寫開始寫文章,不買書的理由多了一樣:目標是如果真要看書,那就看自己寫的書!
雖然不再買書,我仍然跟以前一樣喜歡逛書店,我覺得書店可以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靈魂,臺北因為有一間敦南誠品,在我心目中便是一道難以逾越的文化高度。近年我長住蘇州,所見所聞,同樣會以書店來衡量蘇州這座城市。
我到過大陸的城市不多,印象中似乎每座城市步行街都會有一間新華書店,我在蘇州第一眼看到的書店,便是觀前街的新華書店,特標準的外地人體驗。而幾年之後,我在蘇州園區買房定居,跟著蘇州一起生活, 越來越摸清楚深藏於觀前街以外的文化底蘊,同時固定返台休假,每隔一段時間會回去看看台北。
兩座城市,此消彼長。
在臺北,奮指標性的101PageOne黯然熄燈、敦南誠品一直嚷嚷著租約到期、重慶南路不復以往的書香味。在如此負面新聞不斷衝擊的潮流下,對比蘇州,反而是有特色的書店、新的書店,這幾年一家一家冒出來。
首先的驚喜是鳳凰書城。
它跟上海書城一樣有好幾層樓,不過上海書城除了書 ,還有許多諸如影像、音樂、其他文化商品之類的東西,不全然盡是書。而鳳凰文化廣場裡的鳳凰書城,整個格局仿佛圖書館,放眼望去一片書櫃和書,風格上以白色為基調,地面地板和書櫃書桌亦皆為純白色,看起來非常乾淨舒服。四周圍配備足夠的桌椅,可以很輕鬆地隨手拿本書找個地方安穩坐下,靜靜閱讀。我還能看見有些學生模樣的人,直接在桌子上放自己的參考書、沉浸於專心寫作業。
第二個驚喜是複合書店。
在臺灣提到誠品,24小時書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對是個驕傲和亮點。我在臺北事務所工作期間,最懷念半夜三點下班去逛逛敦南誠品,感受這座城市對於閱讀的溫度。在遠離台北、外派蘇州幾年之後,聽到蘇州開了一家週末24小時書店,我當然是與有榮焉,因為在我工作和生活的這座城市,有這麼一個開拓性的嘗試。

那時我在蘇州的工作狀態,是事務所畢業轉業界、上下班準時走人、固定周休的老會計,早已沒有半夜下班去逛書店的爆肝熱血,但是基於與有榮焉的朝聖心理,我還是找了一天半夜十二點,開車二十分鐘,來到這家期待已久的書店。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結果現場就我和店員兩個人,整個鳳凰文化廣場大樓四周圍沒有人,入口是從已經打烊的商場一樓手扶梯上去,有個保安在那坐著,我張大眼睛滿是狐疑、不敢確定地問保安書店在哪……只能說如果我是女生,絕對不敢半夜跑來這裡「感受」文化氣息。
第三個是毀譽參半的蘇州誠品。
去年誠品在大陸開了第一家書店,就在蘇州,我找時間帶媽媽走一趟,書店是很富麗堂皇沒錯,但是除了富麗堂皇,沒有其他新的東西了。
誠品在臺灣把書本這個「文化商品」賣得很好,24小時代表一個文化的高度,而且以最負盛名的敦南分店來看,誠品最厲害的是複合式經營,把文化和商品相輔相成,這是其價值所在。實際參觀過蘇州誠品,會發現就像百貨公司裡面的書店大了一點,極其突兀的是,附近還有個誠品居所順便賣房子。可以誠品台灣練兵到了大陸,在書與非書之間、在文化與商品的兩邊,已經完全向商品傾斜,再也找不回文化氣息。
蘇州招商給予優惠,誠品用來投資房地產,蘇州看在眼底、讀者也是看在眼底。
以上,鳳凰書城、複合書店、蘇州誠品,就在我覺得蘇州書店大抵如此時,現在又新開了一家「鐘書閣」。
當初老婆在微信上發信息,說朋友圈都在傳「鐘書閣」,很多人跑去朝聖,我本來不感興趣,仔細看介紹,有句話標榜它是「一家只賣書的書店」,下面小編備註:「這豈不是打臉蘇州誠品嗎?」這兩句話很有意思,於是那個週末,我和老婆女兒我們仨,說走就走直奔鳳凰文化廣場。
是的,蘇州鐘書閣就開在鳳凰文化廣場旁邊新開張的大樓商場取名「蘇悅廣場」,而鳳凰書城和複合書店就在鳳凰文化廣場裡面,所以地鐵星海廣場這一帶已經成為書店聚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