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人生態度很有正面力量,大文豪總是能在困境中保持樂觀進取,不但有許多文學傑作,同時造福鄉里,在此介紹這位詩人一生6大時期的精彩故事。
一、蘇東坡人生起伏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生在四川眉山。從小聰明好學,母親親自教他讀書,也讓他懂得做人的氣節與胸懷。年輕時就以文章聞名,嘉祐年間考中進士,歐陽修看了他的文章後驚嘆不已,評日:「當避此人出一頭地」,意思是我得讓這個人領先一步,從此蘇軾聲名大噪,才氣出眾。
他一生在仕途中擔任過多地官職,關心百姓生活,政績優異。但因敢於直言政事,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多次被貶,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儋州,屢遭流放。即使身陷困境,他仍不放下筆,以詩文寄情,用書畫自娛,作品更加成熟深刻。
晚年的蘇軾心境更加豁達,把天地萬物都化入詩畫之中。〈水調歌頭〉寫出思念明月的情懷,〈念奴嬌‧赤壁懷古〉更展現千古豪情。他待人仁厚,處世有風骨,雖經歷無數波折,仍以笑看風塵的心度過一生,而且每次下放當地方官,都會幫當地老百姓造橋舖路,留下許多政蹟,成為後人敬仰的東坡先生。

二、蘇東坡的一生
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被稱為「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他在詩、詞、文、書、畫各方面都有極高成就,被譽為宋代文學藝術的集大成者。蘇東坡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文學成就,和他的生命跌宕起伏、多彩多姿相互呼應,在此列出蘇東坡的一生,分成6大時期,每個時期都有精彩的故事篇章。
1.早年與成名(1037-1060)
- 1037年(景祐三年):出生於四川眉山一個書香門第。父親蘇洵是知名文人,弟弟蘇轍後來也成為文學大家。
- 1056年(嘉祐元年):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首次出川,前往京城開封參加科舉考試。
- 1057年(嘉祐二年):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歐陽修對其文章《刑賞忠厚之至論》極為讚賞,誤以為是門生曾鞏所作,為避嫌列為第二。隨後在殿試中中乙科進士,一舉成名。同年母親程氏去世,返鄉守喪。
2. 初入仕途與政見形成(1061-1070)
- 1061年(嘉祐六年):參加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為北宋最高等級),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正式開啟仕途。
- 1065年(治平二年):妻子王弗逝世,蘇軾悲痛萬分,後寫下傳世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 1066年(治平三年):父親蘇洵病逝,蘇軾與蘇轍返鄉守喪三年。
- 1069年(熙寧二年):守喪期滿返京。此時宋神宗採納王安石主張,開始推行新法。蘇軾因看到新法執行中的弊端,上書反對,逐漸成為「舊黨」的一員。
3.外放與「烏臺詩案」(1071-1079)
- 1071年(熙寧四年):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請外放,被任命為杭州通判。在杭期間,飽覽西湖山水,寫下大量詩篇。
- 1074年(熙寧七年):改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在此寫下《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明月幾時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
- 1077年(熙寧十年):調任徐州知州。同年黃河決堤,他親率軍民築堤抗洪,保全了徐州城。
- 1079年(元豐二年):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作《湖州謝上表》,被新黨官員斷章取義,指其詩文「譏諷朝政」、「謗訕君父」,引發震驚朝野的 「烏臺詩案」 。蘇軾被逮捕入京,關押百餘日,險些喪命。後經多方營救,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
4.黃州貶謫與精神昇華(1080-1084)
- 1080年(元豐三年):抵達黃州,這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 1082年(元豐五年):在黃州生活困頓,於東坡開墾荒地,自號 「東坡居士」 。在此期間,創作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文學作品,包括:
- 前後《赤壁賦》
-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 《寒食帖》 (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黃州時期,他的思想融合了儒、道、佛三家,變得更加曠達與超然。
5.元祐更化與再度外放(1085-1093)
- 1085年(元豐八年):宋神宗駕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啟用司馬光等舊黨,廢除新法。蘇軾被召回京,官職一路升遷,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
- 1089年(元祐四年):因對舊黨盡廢新法、不辨利弊的作法表示異議,又遭舊黨排擠,再度自請外放,出任杭州知州。
- 在杭州任上:他進行了大規模公共工程,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淤泥築成了一條長堤,後人稱之為 「蘇堤」 ,「蘇堤春曉」至今仍是西湖十景之首。
6.晚年流放與歸逝(1094-1101)
-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重新啟用新黨(「紹述」),對舊黨進行打擊報復。
- 1094年(紹聖元年):蘇軾被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貶至極遠的惠州(今廣東惠州)。他在惠州適應當地生活,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
- 1097年(紹聖四年):朝廷認為蘇軾在惠州「生活得太舒服」,再次下令,將時年62歲的他貶至更加荒遠的 儋州(今海南島)。在儋州,他開設學堂,教化當地人民,培養了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舉人。
- 1100年(元符三年):宋哲宗去世,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軾獲赦北歸。
- 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抵達常州後一病不起,於7月28日(公曆8月24日)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四歲。臨終前留下遺言:「吾生無惡,死必不墜。」(我平生沒做過壞事,死後肯定不會下地獄。)

三、部落格分享文章
贊贊小屋相關分享文章:
贊贊小屋讀書的好處:
蘇東坡、西遊記線上看、封神演義線上看、白蛇傳小說線上看、妙法蓮華經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