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熱鬧精彩的海底世界

2003年《海底總動員》問世以來,皮克斯熱熱鬧鬧地拉開革命,全面以滑鼠鍵盤取代傳統畫筆
2003年《海底總動員》問世以來,皮克斯熱熱鬧鬧地拉開革命,全面以滑鼠鍵盤取代傳統畫筆,這些埋首電腦的畫家(工程師),孜孜不倦地將大人小孩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開展出一個個新穎瑰麗的皮克斯小世界。例如所有人共同的童年《玩具總動員》,例如離都市小孩越來越遠的《蟲蟲危機》,例如完全架空的一個虛擬城市《怪獸電力有限公司》,又例如:《海底總動員》。
皮克斯作品一向是歡樂創意取向,少有真正打殺血腥的畫面。從這個角度而言,《海底總動員》剛開始是恩愛夫妻小丑魚,一轉眼大白鯊出現,老婆和四百多個小孩(卵)消失於無形,剩下劫後餘生的父親和不知變故的小男嬰,短短一個小序曲之後,打上大大的《Finding Nemo》電影標題,非常具有戲劇效果、非常扣人心弦。其實從後面情節發展來看,即使刪掉前面小序曲,完全不影響故事主軸,然而因為這個小序曲,讓《海底總動員》有了經典難忘的開場白。
擬人化向來是卡通動畫主打賣點,這方面皮克斯絕對是佼佼者。緊接著無比悲傷的小序曲,情緒一轉,馬上皮克斯描繪出溫馨熱鬧的海底世界,而且是以大人小孩都極具意義的開學第一天作為場景。在這裡,小丑魚不但身兼慈母與嚴父、會瘙癢逗小孩開心、會教導小孩外面世界很危險、還會講不好笑的冷笑話。同班同學是小海馬、小章魚、小比目魚,老師則是一隻……魟魚!上課方式是載著所有小魚兒遨遊海底世界。Discovery有很多介紹海洋的節目,但我想,沒有哪個能比得上這部動畫片,更適合作為相關的教育影片。
皮克斯動畫片的發展主軸,通常是一場冒險,《海底總動員》也不例外,片名「Finding Nemo」精準地概括了這場冒險。很多美國式的冒險,背後都隱藏了正義與邪惡對抗的英雄主義,皮克斯相較之下,洋溢一股自由奔放的氣息,所謂冒險,都是崇尚個人精神的追求:《玩具總動員》是突破困境、重回小主人的懷抱,《瓦力》是憨厚機器人義無反顧、勇敢追女神去了,《怪獸電力公司》則是怪獸保護小女孩、順便發現真實的過程,而在《海底總動員》,本於皮克斯創作大人卡通的宗旨,回顧到親子教育的主題。
皮克斯動畫片的發展主軸,通常是一場冒險,《海底總動員》也不例外
在父親找回兒子的過程中,寓意很多給成人幼兒的寶貴課程。人類蠻橫地抓走動物小孩,自以為是關在水族箱裡,還宣稱是拯救和保護;技安一般的虎鯊們有可能一心向上、但也有可能抑制不住本性一時衝動;父親在冒險犯難中,結交到新伙伴並學習信任與包容,兒子在困境掙扎中,認識這個世界現實的一面、也學習到如何靠自己力量突破的難得經驗。
關於海洋,有很多即便是大人,也都是只聽聞沒有見識的「奇人軼事」。透過一場從大堡礁到雪梨的旅程,皮克斯動畫工程師成功挑戰技術瓶頸,勾勒出前所未見的深海圖像。於是電影院裡,大人小孩一起驚艷無比地身歷其境,我們看到了船骸現場、深海燈籠、水母魚雷網、並且和一群綠蠵龜搭乘東澳洋流,甚至「坐進」一隻好心藍鯨的肉身快車,或者是大嘴鵜鶘的邀翔直達機。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新奇事物,值得小孩去探索、去追問,也值得大人機會教育,好好溫習可能自己也早已遺忘的許多海洋知識。
除了栩栩如生的海洋世界和不落俗套的故事梗概,《海底總動員》在角色塑造上同樣堪稱經典。馬林實在是主角威能就不多說了,「女主角」多莉非常搶戲,一登場是近乎天然呆的健忘魚,表面上看起來是天生的冒失鬼,但是伴隨這個病症的同時,也是天生無可救藥的樂觀和開朗,和過份拘謹神經質的馬林完全互補,成為這趟喜劇之旅不期而遇的最佳拍檔。其餘像是滑稽妄想吃素的大塊頭布魯斯、水族箱山塞王的惡疤心善奇哥,都是《海底總動員》裡性格鮮明的配角。如果有海洋生物的周邊玩具,絶對是非這些主配角莫屬。
安德魯史丹頓是《海底總動員》導演兼編劇,他童年時在牙醫診所等待看牙時,該診所便放著一個水族箱,看著魚兒放鬆拔牙的心情,以此作為原始創意延意,最終造就了這部皮克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業作品。關於這部動畫,除了2003年當年票房僅次於《魔戒3:王者再臨》,更成功引領一股養小丑魚和雪梨觀光的熱潮。
然後在2016年,這部經典動畫片有了續集,海洋很大、世界很大,希望皮克斯繼續探索、繼續創造出更多的經典作品。
安德魯史丹頓是《海底總動員》導演兼編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