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動畫片《蟲蟲危機》:昆蟲馬戲團大冒險

動畫片角色發生在「人」身上,沒有甚麼新奇事,發生在「蟲蟲」上,那就是很新鮮的體驗了,會讓小孩子在電影院興奮大喊,大人嘖嘖稱奇的新鮮體驗。

蟲蟲危機
皮克斯工作室從誕生開始,注定是個傳奇。
1986年,賈伯斯被自己創辦的蘋果掃出門,他賣掉手上所有蘋果的股票,出資買下喬治盧卡斯的電腦動畫部,然後,正如賈伯斯日後重新定義手機一樣,皮克斯重新定義動畫電影。
後來一直到1995年,皮克斯才發行第一部電腦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第一部就獲得沒有人預料到的成功,接下來,以每兩三年一部動畫長片的速度,皮克斯創意製作、迪士尼強大發行,他們一再聯手以電腦動畫征服全世界的電影。
著手寫這篇文章,我打撈網路上的相關資料,發現在《玩具總動員》和《怪獸電力公司》的閃耀星光之下,《蟲蟲危機》相對平靜了許多,而其實它在皮克斯里輩份極高,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是皮克斯打響動畫長片的第一炮,1998年的《蟲蟲危機》則是打響動畫長片的第二炮。
2013年「皮克斯動畫25年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展出,以故事、角色、世界三個向度,漂亮呈現這個獨一無二的動畫王國。
雖然是技術出身,皮克斯工作室打從一開始很清楚,商業電影成功的密訣絕對不是在技術本身。
而是技術所能呈現的世界、故事、角色。
《蟲蟲危機》的成功,在於它完美抓住這三個關鍵。
它的故事架構說穿了傳統的美國式冒險:一群安居樂業的共同體,一群單純邪惡的流氓惡棍,為了拯救被欺壓的殖民地,看起來不是很厲害男主角,史無前例出發到遠方尋找援手,結果,誤打誤撞找來一批昆蟲馬戲團,最後,還真的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成功打敗大魔王,幸福美滿的結局。即使盡可能添加了些搞笑元素在裡面,但這老套的劇情公式,並沒有根本上的創新。
故事架構平穩,一不小心還是有可能會賣座,但其實極大更大的可能性是淪為平庸、甚至被市場唾棄。
皮克斯在這裡充分發揮電腦動畫的技術,把這個冒險故事直接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攝影技巧再怎麼進步,拍片資金再怎麼充裕,現實世界里要找一大群昆蟲來拍電影,好幾只的阿拉丁神燈也不太可能實現。
但是,只要準備好電腦,組織一個很耐操的動畫工程師團隊,就可以畫出一隻隻眼睛大到誇張、用兩只腳走路的螞蟻,然後除了螞蟻之外,還可以畫出會催眠術的螳螂師傅、外表看起來很娘最討厭別人說他娘的飄蟲兄、唱雙簧說笑耍冷的甲蟲二人組、還有黑心經營雜技團的跳蚤伯、充當惡棍流氓角色的蚱蜢幫……
就是這個動畫魔法,為沒有新意的故事佈置出一個全新視角、全新體驗的世界,這個世界里的每一個活躍的角色,如果是發生在「人」身上,那是沒有甚麼新奇事,但是如果是發生在「蟲蟲」上,那就是很新鮮的體驗了,會讓小孩子在電影院興奮大喊、大人在電影院嘖嘖稱奇的那一種新鮮體驗。
不過,儘管在呈現上再怎麼創新,這個故事本身還是有局限性,它能吸引的大概只有青少年以下的年齡層,皮克斯也瞭解這一點,所以之後我們看到它在故事內涵上越來越豐富:海底總動員里的教育成長哲學,瓦力里的諷刺、環保、宅男情深,料理鼠王里的現實心酸和口水流滿地的美食,一直到最近玩具總動員里的大男孩懷舊情懷,皮克斯電腦動畫可以說出來的故事、可以觸及到的情感,跟中期以前的海賊王一樣,未知的大海洶湧著看不到盡頭的能量。
迪士尼老早就不再拿畫筆啦,宮崎駿終究是要退休,在動畫的世界里,皮克斯的巴斯光年主角群們戰鬥力依然旺盛,隨時準備航向下一站的冒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