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心得:3個具體方法教你如何更強大

原子習慣心得介紹這本暢銷書作者所提出的具體建議,每一項都有科學驗證基礎,有貼近實際的生活範例,更有如何執行的策略,3個可以更強大的方法。

一、原子習慣心得

本書第四章開始進入實際行為演練的階段,屬於原子習慣心得關於具體執行方案的部份。書裡面首先提到日本鐵路系統,他們建立了一套機制:每當列車進站,所有乘務人員各就定位,依序就所看到的特定信號做出指向某個地方的動作,與此同時大聲呼喊口號,下個位置的人聽到看到了,接下去執行他應該有的動作跟呼叫。

如此作法看似不聰明,事實證明相當有效,它將機械動作與個人行為糅合在一起,錯誤率減少85%,事故發生率減少30%。後來美國紐約地鐵拿香跟著拜,導入兩年之後降低了57%錯誤率。於是這套卓越成效的方法有個專有名詞:Pointing and Calling(指差喚呼),它如同原子習慣佳句一樣,只要思考其意義就能獲得具體執行方案的啟發。

透過明顯的特定行為管理龐大的鐵路運作系統,反射性看到了就做什麼說什麼,其實在本質上也可以說是一種習慣。書本開場白以此為基礎,個人可以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觀察,有哪些是很明顯一直在做的行為模式,著手開始進行習慣管理。

作者建議列出一張清單,羅列出自己目前有哪些習慣,依據書本先前章節的理論基礎,以個人認同或者長短期進行判斷,例如抽煙到底是舒緩壓力抑或有害健康。有了這張簡單的正負行為習慣表之後,書本接下來章節探討如何改掉壞習慣和形成好習慣。

Pointing and Calling(指差喚呼)

二、堆疊時間地點

就算已經將習慣清單區分出好壞了,接下來挑戰是如何加強好習慣,或者從零開始形成新好習慣。作者提出一個很簡單方法。在你想做的事情清單上加上時間跟地點。如果只是單純的運動讀書沒有說服力,星期天早上8點去健身房,到圖書館讀一本書,這樣才會具有執行力。

加上時間地點的優點除了比較能具體執行,另一個好處是《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作者接下來要分享的小技巧:堆疊。

再檢視一下手邊的習慣清單,目前已經有時間地點了,重新排列組合,把一些特定習慣進行組合,或者說堆疊在一起,例如說喝完咖啡進行沉思,兩者都是好習慣,但是在一起接續做會更有效率,也更能夠加強這方面的專注跟效果。

原子習慣心得:3個具體方法教你如何更強大

三、環境的重要性

在提出要將習慣加上時間地點之後,作者接下來在第六章用一個章節的篇幅說明環境空間環境的重要性,為具體的行動方案打下更扎實的基礎。如同小米創業思考中的方法論一樣,不斷地尋找可能的執行策略。

礦泉水和可樂都是在醫院餐廳裡面販賣的飲料,經過行為心理學家的實證研究,只要將礦泉水放在結帳位置比較顯眼的地方,其他條件不變,不用做任何事情,礦泉水的銷售就會大幅提昇。

由此科學家和作者提出一個相同結論:環境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要培養起良好的習慣,其實只要在環境空間的佈置上多一點巧思就好了。

除了醫院裡的礦泉水,作者還提出了將電錶裝在大廳可以省電。在男生小便斗畫上蟲子讓廁所更乾淨。總而言之,想要養成什麼習慣,就把能促進此行為的物品放在顯眼位置,每個空間都有想要達到的特定用途,如此會是相當簡單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環境的重要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