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第一】該學什麼,孔子教什麼,能從《論語》學到什麼?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做人的道理

《論語》整本書開頭第一個字是「學」。關於「學」這個字,首先要認清楚我們到底要學什麼。人時間有限,兩千年莊子已經抱怨學海無涯,「以有涯追無涯」是準備完蛋,更何況現在網路資訊包山包海,每天不唸書,網路上的東西就讀不完了,現代人也真的花很多時間在看電腦、刷手機。所以莊子的話挺有意思,我們應該常常關上電腦、放下手機,留給自己幾分鐘好好想想,有什麼要學的,反過來說,什麼東西其實不用看不用學,因為時間有限,時間寶貴。
那麼究竟該學什麼?所謂的「倫」,是人倫,做人的道理,語是對話的意思,《論語》這本書是孔子說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的弟子幫助記錄下來。隨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演變,即使到現在也是公認必讀的經典。即然是做人的道理、又是公認經典,那是很值得花點時間閱讀。況且很多古書不容易閱讀又長篇大論,《論語》直白簡短,很容易進入狀況。
「時」有幾種解釋,幾歲的時候該學什麼,春夏秋冬該學什麼,一天早晚該學什麼。學論語是要跟孔子學做人的道理,所以把重點放在孔子身上,看孔子一輩子學了什麼。孔子說自己「十有五(15)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學論語,只是把它當教科書,對於這段話可能有印象,當時沒有什麼感覺。等到我們長大了、進入社會大染缸裡,如果會想回頭去讀《論語》,表示對漫長的人生有些困惑,希望從經典書籍裡找答案。

保持學習的樂趣

無論在社會上有什麼功成名就,最終決定一個人是否快樂還是在於精神層面。而立,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踰距,這些都是很令人羡慕的人生境界。人在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煩惱,孔子本身透過不斷的學習,每個階段都達到「無入而不自得」的心理狀態,是蠻值得瞭解學習的。
「習」是象形文字,「鳥數飛也」,小鳥跟著媽媽學習,飛了好幾次,終於學會了。我們不是小鳥,沒有翅膀不會飛,可是看到小鳥這麼努力學習飛行,到最後真的飛起來,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小鳥的喜悅之情。學騎腳踏車,學游泳,學打籃球,能够學好一件事本來就是很快樂的。孔子在這裡特地用了「不亦說乎?」,帶點反問語氣,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學習的樂趣,把它應用在工作上、為人處事上,保持喜悅之情,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得越來越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直覺上會從字面上去理解,不過《論語》是關於做人的道理,而且前一句是「學而時習之」所以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是因為學有所成,有吸引人的地方,別人才願意不辭辛苦,大老遠跑來跟我們學習,我們成為了別人學習的對象,於是很熱情開心地迎接朋友。
孔子一生算不上功名利祿,但是他有一大批弟子願意追隨他,尊敬仰望他,在他死後還自動自發整理師父孔子所說過的話,可見孔子就是這一句話的最佳實踐者。

《論語》是君子之學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讀多了會知道雖然孔子弟子對於孔子是非常尊敬的,但當時的人對於孔子是嘲笑的比較多。有些人從政治層面理解這句話,孔子周遊列國不為當時所用,於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並且也不生氣。在此不作政治化解讀,從前面關於學習的角度來看,雖然說有可能經過不斷的學習達到別人願意從遠方接近我追隨我,但也有可能是學有所成的東西人家根本無法認知或認同。這種情況生氣的話,後果很不好,不然會造成我和別人的關係緊張,更重要的是自我價值的崩毀,讀書既然沒有用,那又何必再讀呢?所以孔子以親身經驗告誡,別人無法理解,我不生氣,仍然學而時習之,日子久了也許我學得更多,即使還是沒辦法改變別人,但我沒有變,我是為了自己而學習的,不假外求,這樣才是真正的君子。
《論語》開頭這一段話分成三個階段,拿來對照孔子對於自己一生的評語:志於學,而立,知天命,發現剛好是相契合的。《論語》是做人的道理,這三句話分別也是對自己、對朋友、對他人的態度。正因為從不同角度解讀有不同的心得啟發,《論語》與時俱進,有了千古傳誦的經典價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