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哲學系的人,興趣不能當飯吃

孫子兵法
首先,求職面試是人之大事, 跟打仗一樣,不可不察也,是應該買本書好好研究研究。第一原則,老祖宗孫子兵法於三千多年前所立下中心思想,至今仍然適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在哪個位置: 板凳球員、打擊手、一壘二壘三壘,這八個字銘記於心,必須隨身小抄寫在手掌心裡。
以人生階段而言,求職者粗分三種類型:畢業生、在校生、轉學生。
首先談畢業生。
最重要的是科系。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學生怕選錯科系。
我大學剛好修過很多科系的課,可以多說一點。大學聯考第一志願是政大新聞系,第二志願是台大哲學系,當初唸高中時蘇格拉底是我的偶像,年輕人特有的天真,導致如此屁小孩的志願填法。後來真的兩個學校兩個科系都唸了,新聞三年、哲學五年,青春就這樣沒了。我的女兒現在兩歲多,已經想好了,等到她開始上學,以學長爸爸過來人經驗,跟女兒講讀書是天底下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好差事,如同法律系教授所言,每天靜下心來、在圖書館坐兩個小時,就算不蹲補習班,保證成績名列前茅。然後填志願時,我會直接給女兒填醫學系交出去。以父親過來人家訓,年輕小伙子不管有什麼興趣,總之興趣不能當飯吃,況且真有什麼興趣,以後有錢有閒不是問題。
不過我在學校遇過一個醫學系女生,不喜歡醫學院,很喜歡社科院,結果繞了一圈兩邊都沒修好。有時候成績太好的學生跟我當初選填志願一樣,會出現很奇怪的行為,只能說父母是很重要的。
當孩子不能做出正確決定,父母必須跳出來,雖然也有可能導致反效果,但是我看到聽到更多的例子,是因為一試定終身選擇一個不好的開始,錯失了安穩和漂亮的未來。包括我自己,必須很努力才能把船帆再拉回來。
我不怪我的父母,我媽媽給我很多,但如果我有時光機,我會回到二十年前找那個正在選填志願的以前的我,好好聊一聊,也許沒辦法改變他的心意,但是至少讓他知道未來正掌握在他手上,哪一條路可能會走到哪邊、看到什麼樣的風景,他必須再好好思考一下。
大河戀
事隔多年,我還是常常想起來,當時離開勤業的前幾天,協理找我小房間面談,讓我回去休假好好想想,然後再作決定。以協理前輩過來的歷練,看過太多人太多事,應該是預見了我將來一定會後悔,非本科系文學院的人能進勤業,然後待不滿一年噶屁了,看在將來面試官眼裡,這意味著什麼,可能當時的我沒好好想清楚。
但協理同時可能也瞭解,說再多也是枉然,有說跟沒說一樣。
於是我也常常想起最愛的一部電影《大河戀》的結尾,布萊德彼特演的男主角被打死了,他的牧師父親在教堂講道是這麼說的,即使我們沒辦法瞭解一個人,但仍然可以全心全意的愛一個人。所以我不知道十幾年以後,到底能不能改變女兒心意、是否我真的會幫她填志願然後交出去。
至少會跟女兒講,當年父親我大學聯考完,到書店買了七大本厚厚的《西洋哲學史》,在政大三年,我一直一個人在休閒廳裡,默默地讀那七大本的《西洋哲學史》,然後我真的進了「第一志願」台大哲學系。我才發現剛從高中聯考解脫的年輕人,實在不適合唸哲學系。班上同學一年級可能有四十個,到了四年級只剩下二十個,其中一半都轉出去,種種原因還留下來的那一半,在哲學系待了四年很多都知道要自己找出路,我自己是轉校生沒辦法再轉系,所以是雙主修了經濟系、再外掛法律系和會計系。
文史哲科系讀完要幹嘛,如果腦袋清楚不自欺欺人,答案很明顯,那就是走學術路線。以我哲學系學長過來人的身份,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例子,系上教授和研究所學長姐,看了兩年下來,我心得是想享受哲學的學術樂趣,可能要出國深造了。但一來家裡沒錢,也不想擠奬學金那條窄門,二來,天曉得國外大學會不會跟台灣大學一樣,哲學系文學系都是默默在校園一個小角落,彷彿時光還留在徐志摩胡適之那個年代的那種感覺。
於是大二暑假過後,大三選課開始,我開始了在台灣大學裡的壯遊,四年期間每學期超修,把學校裡第一類組除了財金系以外的好課,時間排得上能修的都修了。
到底能不能改變女兒心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