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影集是2024最新上映的Netflix電視劇,改編自全球知名長篇小說,製作團隊、特效場面、演員編劇皆是豪華陣容,趕快線上看這部目前最熱門的科幻鉅作吧。
目錄
Toggle
一、三體影集Netflix線上看
三體小說本身是一座文字的大迷宮,想知道這座迷宮的出口很簡單,Google一下、維基百科一下,馬上從入口跳到出口。可是唯有打開書本,一字一句往下閱讀,從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開始,你才能夠真正打開迷宮大門,沉浸其中。
這座迷官,可是中國最暢銷的科幻長篇小說,第一本獲得雨果奬的亞洲作品,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採訪時也是公開讚美。三部系列作品總共90萬字,翻譯成全世界25種語言。
2024年,全球最流行的影片平台改編為電視影集,《三體》Netflix影集第一季共8集,3月21日上線。
文字轉換成影像可能遠比想像中困難。90萬字長篇小說全出一人筆下,作者本身就是質量保證。一季8集將近10個小時的影集,要能夠同時扛住《三體》和Netflix這兩塊響亮亮的招牌,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於是找來了原著小說作者譯者擔任顧問,《權力的遊戲》製作人團隊操刀,故事結構和特效場面都是目前世界一流的水準,尚未上映已然眾所期待。
贊贊小屋先前沒讀過小說,這次為了觀看這部影集,特地成為Netflix會員,迫不及待加入到第一批隊伍中。

二、電影等級的科幻大片
從預告片可以看到它是以好萊塢科幻大片的水準進行拍攝,特效場面絕對可以期待。
現實世界的科學家遇害現場、在眼前閃燿的神秘數字、虛擬空間木乃伊乾屍水中復活⋯⋯
隨著故事情節開展,這部以往公認難以翻拍的科幻小說化為真實:上一秒你還在英國倫敦鐘樓前,下一秒沙漠中遇見周文王卜卦,你以為只能透過無線電波與上帝對話,原來祂可以直接出現在全世界每個人的手機螢幕。
真假難辨,如夢似幻,終於沒有走出迷宫,一如經典電影《駭客任務》般的末日預言。
看一場電影票價超過300元,Netflix基本月費270元,光是看完第一季8集的《三體》已經值得。

三、多時空穿插的科幻深度
特效場面再怎麼目眩,在當今超級英雄大片泛濫的情況下,它只能是必須的、最起碼的,仍然要回歸故事本身。《三體》小說早已建構出一座城堡,拍攝影集的任務是將這座文字城堡從書頁搬到多媒體螢幕。
原汁原味不太可能,流於模仿的照抄只是砸了原著小說和Netflix兩塊招牌,如何翻拍,考驗著製作和編劇的能耐。
老實說在觀賞影集之前,贊贊小屋沒有讀過原著小說,無法比較兩者之間差別。不過在看了影集之後,會把原著小說列入閱讀清單中,從這個角度而言,它是一次成功精彩的改編。
個人認為它是透過多時空場景穿插,流暢切換於不同年代地域,提煉出一部科幻小說的推理深度。
回到一開始文化大革命。起初很疑惑為何總是突然從現在倫敦切換到60年代中國,三番兩次鏡頭瞬間帶回到葉文潔身上,文革、批鬥、勞改,這跟英國正在發生的科學家凶殺案重疊進行,豈不突兀?

隨著情節像一襲華麗長袍舖展,才知道原來一切故事的開端,源自葉文潔在蒙古秘密基地所發出的那條信息,而這個不斷穿插交錯的敍事過程,除了為她背叛人類的行為埋下合理充分的動機,剛好也是一層一層舖墊那懸疑緊張的空氣,直到最後劇情高潮來臨的那一刻:
幾十年後,地球終於得到外太空400光年傳遞回來的密文,在天空上、在火車站地鐵中、在百貨公司商場招牌、在每個人的手機螢幕,不分地域、不分語言、不分種族,大家都接收到了「上帝」的訊息:
YOU ARE BUGS.
上帝做每一件事都有原因,Netflix三體影集裡的每個鏡頭、每個小細節、每一次場景時空切換,都是承先啟後細膩考量的編排。於是一次精彩的改編作品,構建了小說和影集在藝術形式的相互確認。

四、推理與真實的可能極限
科幻小說有兩種面向:完全虛幻與接近真實。三體故事劇情主要發生在目前的世界,可是藉由400年後才會到達地球的外星人,成功糅合了虛幻與真實,再加上三個太陽重力混亂的物理學設定,型塑了一個獨特深刻、廣袤無邊的三體宇宙。可以想見在構建這個想像城堡的過程,小說家如何縝密思量、白天黑夜艱難探索,一層又一層的推理將沙中城堡緊密包裏。
只是,當作品以如假似真作為訴求,免不了要面對讀者觀眾可能的疑惑。
以贊贊小屋個人而言,在沒有拜讀原著小說的情況下,單純觀看Netflix影集總是覺得有些奇怪的地方:軍事嚴密的組織裡面,怎麼有可能私下跟外國(敵國)科學家進行通訊?當科學家手上有一個超先進科技的遊戲頭盔,沒有徹底拆解剖析,而是一再沉迷於明顯是個陷井的遊戲之中?
不知道原著小說如何處理這些疑惑,或者這些只是單純影集改編過的橋段。無論如何,回歸到影集本身的娛樂性導向,它就是加強版的超級英雄大片,不是嚴肅探索的紀錄片。因此當Netflix遊刃有餘地駕馭每個不可能的特效場面,將眾多原本不相干的出場人物彼此關聯,再加上每一集有獨立主題、整體串連仍然保持穩健連貫的敍事主線。這幾點綜合起來,絕對是一次非常成功、難以被超越的改編了。

五、寓言故事的延伸思考
關於三體這部小說或影集,最後有兩個地方值得思考。
一次又一次的虛擬遊戲總是在探究三個太陽的最終解,也許遊戲不真實,可是當二次世界大戰看似沒有盡頭的時候,科學家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他個人對於結束戰爭的解決方案,幾年之後的結局是,人類實現了終極兵器:原子彈。
外星人精心策劃要毀掉地球科學,除了想中止正常的軌道發展,更多的是總有一天地球會發現宇宙生命接近中,時間空間的擠壓必然迸發出科技應用的大躍進,正如同當年投放在日本的那兩顆原子彈。
第二點,影集後半部外星人終於對地球正式宣戰,400年後末日來臨推動著情節往下一階段開展,也為可能的第二季續集做了最吸引人的舖陳。
喃喃自語的恐慌,到處流竄的焦躁、暴動對抗以至於相互殘殺,這些都是背景框架中足以預想的場景。
以古鑑今,翻開歷史黃頁,阿茲提克帝國對上帶槍的西班牙王朝,印弟安土著對上騎馬的歐洲貴族,野蠻族群與高端文明的相遇終究沒一個落得好下場,遠不是輕輕撫摩而是粗暴碰撞。差別只是從地球上的大陸跨渡,延伸到宇宙間的星際穿越。極限科技的三體人果真到達地球,毋須小說書寫也不用影集拍攝,即將上演的戲碼可想而知。
幸好,這一切只是科幻故事,看完第一季,乾乾脆脆關掉Netflix頻道返回正常世界,滿心期待下一季度影集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