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片愈台灣,才是國際化

台片台灣化,我覺得是一個真誠的台灣創作者,都會走過的路。
因為一個故事,總要有發生的時空環境、人事物,這是一個故事的根,沒有這個根,故事無從講起,而對於一個創作者而言,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他最熟悉,想講個故事,從這塊土地講起,最有可能講的好。
一個台灣人,在台灣長大,當他想要說一個故事的時候,不管這個故事是透過什麼形式說出來,音樂也好、小說也好、電影也好,一定是說自己的故事、唱自己的歌,最容易得心應手的創作出來。陳生祥的《下淡水河寫著我等的族譜》、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魏德聖的《海角七號》,這些創作者,都在講自己腳下踩過走過的故事,而且講得很好。
講得很好的原因,很簡單,這是人的本性,人都喜歡講自己,就算不是專門講故事的人,講起那一天、那一年的往事,大家可以講的口沬橫飛。
所以,台片台灣化,對於創作者而言,比較容易達到成功,因為是在講自己最熟悉的故事,比較容易講得好。
那麼,這些故事,誰想聽呢?
首先,一個故事,絶不是因為它是台灣的故事,台灣人就必須買單。因為消費者是在娛樂,不能勉強消費者作愛國消費。的確,台灣的故事,台灣人比較容易捧場,可是那是因為在地人比較容易進入故事的情境之中,進入故事了,如果發現故事很爛,還是會走出來唾棄,所以故事要有人想聽,還是要回歸到故事本身的精彩程度。
台灣的故事講得精彩了,台灣人肯定捧場,但是這個故事,能不能從台灣這個小島走出去,還要看故事精彩的地方在那裡。
陳生祥的《下淡水河寫著我等的族譜》,在藝術形式上,很有創新的能量,可是對於一個非台灣人來說、甚至是對於一個非高雄的台灣人來說,只會覺得音樂歌曲好聽,對於歌曲的內容,不容易有情感上的共鳴。魏德聖的《海角七號》,很好笑,電影的很多片段,都有觸及到台灣人的心聲,所以台灣人都喜歡看,電影一出現,馬上在台灣造成轟動。可是,那些好笑的點、那些引起共鳴的心聲,只有台灣人才體會得到,這個就註定了《海角七號》這部電影,沒有辦法跨越台灣海峽。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一個很在地的故事,其實就是作者精美包裝的勃起自我。(抱歉我用了這個詞,因為電影裡面實在太多那些畫面了,雖然男孩很誠實,但是我看的覺得噁心低級,應該也有點道理吧!)這部電影賣座成功,而且在台灣吃得開、在香港大陸也罩得住,我想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故事說的精彩,更是因為故事的主題是校園、同學、初戀,而這些東西,亞洲地區的華人小孩都是這樣長大的,所以在整個華人地區都可以造成轟動。但是,這部電影要走到歐美、甚至是踩進日韓,我想是有難度的。
我個人從以上的例子來看,覺得本土味濃厚的作品,要能夠國際化,就必須要讓故事吸引人的主題,儘可能的提高到普世 都有的高度,才能夠走出台灣、走出華人世界。從這一點來看魏導的《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它在台灣很成功,我覺得是因為我們都跟魏導一樣,很興奮台灣能拍出這樣史詩等級的電影。但是,這個史詩等級的電影,如果放到國際上的平台,跟市場上看習慣的好萊塢同等級的電影來比,在拍攝剪接的手法上、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在主題深入淺出的刻畫上,顯然還差了一截。這一點,電影在海外的賣不賣座,已經做了最現實的驗證。
說了這麼多,對於台片,我還是很看好的。以前,電影院那來的台片呀,都是講英語的天下,現在呢,講國語的已經有掌握半邊天的氣勢了,表示市場已經打出來,好的本土作品,真的能夠賺到錢,這就是對創作者最好的回饋,所以,比較能夠培養出更多更精彩的台灣電影。
最後,還是想可惜一下《犀利人妻》電影版。明明主題就很有高度的普遍性,華人都喜歡談小三,而且電影還有電視劇成功作加持,但是結果,是有成功一點點,但是這個成功,好像有點雷聲大雨點小。只能說,想要搶錢,吃相也不能太難看,不然還是會噎住的,沒有辦法真正吃的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