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比較:1份蘋果手錶的全方位報告

Apple Watch比較是許多消費者關心的話題,在此深入剖析歷代各款產品的設計、功能、規格,提供1份關於蘋果手錶的全方位報告,幫助你做出符合需求的選擇。

一、買Apple Watch後悔?

買Apple Watch後悔?穿載式設備確實一開始並不被看到,但是從蘋果手錶歷代不斷演進的過程,看到是功能不斷擴展,硬體規格不斷加強,到了現在智慧手錶就跟當初的IPad平板,已經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了,沒有使用過的人,也許可以考慮看看。

1.手錶功能的擴展

從最初的計步與心率紀錄,到如今能監測心電圖、血氧、體溫甚至高血壓,Apple Watch的功能一路從「陪伴運動」成長為「守護健康」。它不只記錄數據,更能預警風險,主動提醒身體的異常。這種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讓手錶不只是穿戴科技,更像一位貼身的健康顧問,靜靜守護每一次心跳。

2.硬體設備的提升

智慧手錶的進化,也在於硬體的精準與細膩。螢幕更大、亮度更高,即使在陽光下也清晰易讀;電池續航從18小時延長到72小時,足以應對一整天甚至多日的使用需求。這樣的進步不只是規格提升,而是讓手錶成為真正能陪伴生活的工具,讓科技的溫度融入日常。

一、買Apple Watch後悔?

二、Apple Watch比較

Apple Watch比較可以瞭解產品特色,在螢幕顯示、健康功能、快充導航各方面都持續有進步,具體可以依照發表年份、使用晶片、主要突破三個層面認識:

自2017年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3以來,蘋果智慧手錶已從單純的健身追蹤裝置,演進為結合健康監測、安全偵測與行動通訊的穿戴平台。從ECG心電圖、血氧與體溫感測,到2025年Series 11首度具備高血壓通知與5G連線功能,Apple Watch的發展軌跡幾乎同步映照出智慧醫療技術的進步。而入門款SE系列則持續提供核心安全功能與實惠價格,Ultra系列則專注於極限運動與專業環境應用。

以下表格整理了2017年至2025年間Apple Watch主要機型的晶片架構與功能演進,方便快速了解每代特色,讀者也可以參考官方比較 Apple Watch 錶款的介紹。

機型 發表年份 晶片 (SiP) 主要健康/安全突破 起跳價格 (GPS)
Series 3 2017 S3(雙核心) 內建GPS,首度支援LTE行動網路(選配) US$329
Series 4 2018 S4 ECG心電圖、跌倒偵測
Series 6 2020 S6 血氧濃度監測
SE (第1代) 2020 S5 心率監測、跌倒偵測、安全SOS(無ECG/血氧) US$279
Series 8 2022 S8(S6架構) 體溫感測、車禍偵測
SE (第2代) 2022 S8(精簡版) 跌倒/車禍偵測、心率監測 US$249
Series 9 2023 S9(具神經網路引擎) 雙擊手勢、螢幕亮度2000尼特 US$399
Series 11 2025 S10 高血壓通知(FDA許可)、5G、續航升級 US$399
Ultra 3 2025 S10 衛星通訊、40米深度計、專屬操作鍵、3000尼特亮度 US$799(含行動網路)
SE (第3代) 2025 S10(推測) 雙擊手勢、安全偵測、Always-On顯示(推測)但無ECG/血氧/血壓 US$249
Apple Watch比較:1份蘋果手錶的全方位報告

三、Apple Watch SE

Apple watch SE屬於入門款,價格親民、基本功能齊備,適合沒有接觸過蘋果手錶,不太確定穿載式設備功能的族群,實際上蘋果手錶的產品線有三個不同定位,簡略說明如下:

系列 特色 目標族群
Series 技術主線、醫療級健康功能、5G連線 一般用戶、高階使用者
SE 入門實惠、核心安全功能齊全 新用戶、學生、家庭成員
Ultra 專業運動、極限環境、最長續航 探險家、潛水/登山族群

Series 系列

SE 系列

Ultra 系列

二、Apple Watch SE

四、Apple Watch推薦哪一代

Apple Watch推薦哪一代,建議從預算、需求、體驗三個層面評估,可以透過以下流程,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型號:

  1. 明確預算範圍
    • 預算有限 → Apple Watch SE 是您不二的選擇。
    • 預算充足 → 進入下一步,根據需求在 Series 9 和 Ultra 2 中選擇。
  2. 評估核心需求
    • 「我需要監測心電圖(ECG)或血氧嗎?」
      •  → 排除 SE,考慮 Series 9 或 Ultra 2
      •  → SE 仍然是一個強力選項。
    • 「我經常進行潛水、長程登山或超馬等極限運動嗎?」
      •  → Apple Watch Ultra 2 專為您設計。
      •  → Series 9 更適合日常和主流運動。
  3. 考量體驗細節
    • 「『永遠顯示』的螢幕對我來說重要嗎?」
      • 很重要 (開會、運動中不便抬手) → 選擇 Series 9 或 Ultra 2
      • 沒關係 (習慣抬手喚醒) → SE 可滿足您。
    • 「我是否介意每天充電?」
      • 很介意,希望續航更長 → Ultra 2 的 36 小時續航是巨大優勢。
      • 可以接受一天一充 (18小時) → Series 9 或 SE 都能勝任。

五、心得文章分享

贊贊小屋關於Apple Watch的心得文章分享。


贊贊小屋蘋果教學中心

iPhone基本操作Mac電腦好用嗎iPad教學Apple Watch比較

蘋果教學中心:一次學會4種Apple產品高效率用法